一位好的英語教師應擅長於隨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其注意力轉移而引起課堂管理不當。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應首先注意自己的聲音力度。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聲音太小,學生們聽不清楚時,注意力就開始轉移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去了。另外,隨時提問也不失為好方法。當學生知道老師隨時有可能對他提問時,他就無意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的問題上。因此教師應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吸引其注意力。

英國的教育學家埃克斯利認為,呆板的教師不是好老師,盡管他擁有夠糊一間房子的證書也是白搭,好教師以他的熱情、活潑……使其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有時英語課堂紀律混亂完全是由於英語教師講課死板、照本宣科而引起的。所以英語教師應盡力使英語課生動有趣,使教法多樣化,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也有利於課堂管理。

(1)控製教學節奏。節奏是世界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教學節奏是影響課堂紀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生在英語課上容易出現問題行為,教師的教學節奏太慢,不能不說是原因之一。據測,人的思維速度比一般說話要快三、四倍。教學進度太慢,接受的內容就大大落在思維之後,學生不得不經常調整自己的思維,降低速度。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或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就利用調整時間去做其他的事,常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嚴重影響課堂紀律。

同樣教師的教學節奏過快,單位時間裏的信息量過大,就會讓學生緊張地喘不過氣來,沒有思考的餘地,導致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問題行為就會產生,因此教學應節奏緊湊、快慢有度,靈活地處理各個教學環節,切忌在45分鍾內處處平均用力。

在引入新課時,學生的精神狀態較好,對新知識充滿好奇,這時教學應是明快、主動的。在理解、新授階段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對於難點應循序漸進,安排多一點時間,多一步引導學生,使學生有充分的餘地消化每個教學信息點,沉醉於學習思考中。

在操練階段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地進入語言鞏固與運用階段,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專注於學習。

(2)調控學生的參與麵。在課堂上如果僅僅隻有幾個學生參與一個教學活動,其餘的學生隻能做“觀眾”,那麼這些“觀眾”就很可能會不經意地做出違反紀律的行為來。

因為我們麵對的是11、12歲的孩子,他們愛說愛笑、愛動愛玩,要他們端端正正坐足四十分鍾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每一時刻都應該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課堂,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不讓學生的思維停頓下來。

當前麵的學生畫完,交談也隨即結束,開始進入新的圍繞蛋糕上生日蠟燭的多少,進行新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隻是讓學生靜靜地觀看同學畫蛋糕,那麼肯定會有一部分學生坐不住,形形色色的紀律問題就會隨之產生,而讓學生進行你畫我說,則讓班內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他們意識到課上“人人有任務,人人有事做。”無暇再去做與教學無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