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加強課堂教學組織紀律的意見

組織紀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發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組織紀律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表麵看似乎認真聽講,實際已走神;學生好動,手腳忙個不停,有時聽講,有時發言,有時開小差;不聽講,不發言,你管你說,我管我做;課始能認真聽講,半節課後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益明顯下降。

原因分析

(1)學生方麵

①學習目的不明確,主動性不強。

②學習習慣不好,做事馬虎。

③小學生生性好動,“喜新厭舊”。

④家長配合不夠。

(2)教師方麵

①教學設計隻注重自己的教,沒注意學生的學。

②教學方法落後,以“灌”為主,學生被動接受。

③教學節奏過慢,對學生缺乏“新刺激”,學生易疲勞。

④教學形式單一,缺少變化,形成不了“新刺激”。

⑤教學要求過高,紀律要求過鬆。過高的教學要求令學生望而生畏,久之,厭學;過鬆的紀律對學生形成不了約束,久之,過分隨意。

⑥教師吝嗇表揚,學生缺乏成功感,久之,厭學。

改進意見

(1)加強課堂學習行為的培養。

①課前的準備:鈴聲響過,速回教室,放好本堂課應使用的課本和學具,班內統一擺放位置。

②課中要求:統一坐姿,統一發言姿勢,統一書寫要求,統一讀書姿勢等。

(2)精心設計教學步驟,多考慮學生的學。注意教學節奏緊湊和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

(3)在學生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之前,課堂教學“嚴”字當頭;在學生良好習慣形成後,教師要以“和”字當頭,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平時多與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時能以多種形式滿足學生的需要。

(4)精心設計和組織多種教學形式,不斷變化的教學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疲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5)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表揚,多鼓勵,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6)避免灌輸式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7)老師要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教學,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注意教學語言的精煉,表達的清晰,盡量不要重複無關緊要的話。教師還要合理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它既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又可幫助教師表情達意。

下麵是教師自己總結的經驗,與大家共享。

經驗的總結

(1)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如:對對子活動、小組活動、說說唱唱、做做遊戲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以興趣為出發點,采用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方法,而且要經常變化。教師要有激情,體現在聲音的抑揚頓挫、肢體的適度誇張上。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通過讓學生參與的形式,多樣的評價與鼓勵,喚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當學生開小差時,可以直呼其名,並讓其回答。

(4)以聽、聞、看、想象等多種方式組織教學。應注重一個“量”字,適當的量才能提高課堂效率。課上,我一般控製在5—6個新單詞。關鍵在第一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老師應臨場發揮,捕捉課堂的話題。

(5)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活動形式,並讓學生人人參與,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教學的步驟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要隨意,不要生搬硬套,更不要咀嚼過碎,要給學生一些揭謎與探求的欲望。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觀察學生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表麵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引起學生多少認知衝突,這樣的課不是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