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書聖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晉代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
王羲之從小練字,7歲的時候,已經寫得很不錯了。繼續練了四五年,總感到進步不大。
有一天,在父親的枕頭裏發現一本名叫《筆談》的書,裏麵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偷偷地閱讀起來。正當讀得起勁的時候,父親來了,問道:“為什麼偷我枕中秘書?”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想給他打圓場,從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嗎?”父親認為他年紀太小,未必能夠讀懂,就把書收了回去,對他說:“等你長大了再教你讀。”王羲之不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那我這幾年的時光不就白白浪費了嗎?還是讓我現在就學吧,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親聽他說得有理,就把書給了他。於是,王羲之按照書中所講方法天天苦練起來,不久,他的書法有了顯著進步。
但是,王羲之並不滿足已有的進步。有一次,他看見東漢書法家張芝的書跡,真是愛不釋手,自歎不如。張芝的草書寫得好,人們稱他為“草聖”。王羲之不僅愛慕他的字,更欽佩他“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苦練書法的頑強精神。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王羲之寫道:“張芝就著池塘的水練書法,連池水都變黑了,如果人們也下這麼深的工夫去練習,未必會趕不上張芝。”
從此,王羲之每天揮筆疾書,寫完字後就到家門口的水池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們把這個水池稱做“墨池”。根據記載,王羲之居住過的紹興蘭亭、江西臨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積穀山,以及江西廬山歸宗寺等處,都有他的墨池。
王羲之勤學苦練書法,他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yōu),並且博采眾長,推陳出新,終於形成了自己書法的獨特風格,創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今體書法,後來人們稱他為“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