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閻若璩勤以補拙
閻若璩,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後遷居江蘇淮安。是清代著名的考據家。
他家世代是讀書人,父親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可他從小口吃,又很愚鈍。6歲上小學時,一篇文章即使讀了多遍,他還背不出。老師認為他實在不是讀書的材料,就找到他的父母商量,勸其退學。但閻若璩堅決不肯,在他的苦苦哀求下,老師才勉強同意他留一段時間。
閻若璩為了能夠繼續在校學習,他放棄了幾乎所有的休息和娛樂時間。別的孩子在玩遊戲,他卻在學習;家裏的人入睡了,他還在燈下看書。他就是這樣艱難地“爬行”著。
閻若璩本來就多病,再加上他勤奮讀書,休息不好,所以身體越來越壞。母親心疼他,於是就不準他學習,隻要一聽到讀書聲,便將他手中的書奪走,加以製止。閻若璩沒法,就不敢背出聲來,而是默記,又怕被母親看見,所以總是偷偷躲著看。
15歲那年,在一個寒冬的夜晚,他讀到一段書,但怎麼也弄不懂它的意義,心裏十分焦急。已經打過了四更,天氣又那樣寒冷,但是問題沒有解決,他難以安心睡覺,獨自坐在那裏苦思冥想。忽然心中一亮,一下子想通了,他感到非常高興。從此,凡碰到疑難問題,他都下決心弄通弄懂,從不放過疑點。閻若璩就靠這種好學肯鑽的精神弄通了許多問題。這也使他認識到,隻要肯學愚鈍會變成聰明,不知會變成多知,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從此,閻若璩下苦工鑽研經史,寒暑不避,日夜不止。並把古人的話“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寫成對聯貼在柱子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閻若璩也正是這樣做的。他20歲的時候,就懷疑《古文尚書》其中的“古文”二十五篇並不是真正的古文,後來一直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裏。經過二十多年的鑽研、考證,查看了大量書籍,用豐富而精確的材料,證明那二十五篇是東晉梅賾(zé)的偽作,並且寫了《古文尚書疏證》一書,推翻了《古文尚書》一千多年的假案,轟動了清初的學術界。
他的學術成果,至今還被專家學者引用。他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求學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人去攀登、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