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過17年,星球便會繞著雙恒星做“8”字運動一周。在環繞著當其中一顆恒星的行星軌道繞圈時還好,可是當行星經過恒星中間,轉為向另一顆恒星的行星軌道過渡時,荷魯斯夫星就完全暴露在了兩顆恒星之下。於是乎,問題就來了。
有整整長達5年的時間內,行星是沒有黑夜的。所有需要黑夜的生物都將死掉。當然,經過漫長時間的考驗與進化,現在荷魯斯夫行星上的生物已經擁有了脫水休眠的能力了。這些擁有脫水能力的生物,大多數都是擁有纖維構造的植物。
所有植物休眠之後,行星的空氣將會變得格外的差。
接著雙恒星強大的潮汐力或者說是引力,將會共同撕扯著這顆脆弱的行星。每當這個時候,火山、地震、海嘯等等一係列的自然災害將會層出不窮。而荷魯斯夫星球,也就在這種循環往複的拉扯之中,變得越來越脆弱。
根據銀輝聯邦最新的統計表明,在過去的100萬年中,荷魯斯夫星球的體積已經擴大了1%。而且越往後,該行星分崩離析的速度就會越快。因為該星球的地質結構已經越來越脆弱了。
5年的完全白天對於荷魯斯夫人是一場狂歡,因為他們能夠吸收更多的太陽能與宇宙暗能量,從而增長或是精進自己的戰氣與魔法的修為。然而這也是一場噩夢。因為每當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必須為了剩下的水和資源而戰。
當然,噩夢做的多了,也就不將是噩夢了。在經過了多達幾千上萬次的輪回之後。每隔17年便有一次的世界大戰,對於荷魯斯夫人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而正是這千百萬次的戰爭錘煉,使得幾乎所有的荷魯斯夫人
,都擁有了不俗的戰力。
當然這裏的不俗,僅僅是對於中低等文明而言。對於類似於銀輝聯邦共和國或者是蒙元帝國之類的超級文明來說,戰9渣與戰9渣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在第三次百年大戰中,銀輝聯邦獲得勝利。而作為戰利品的荷魯斯夫星球,連同它所在的行星係,也就一同納入了銀輝聯邦的疆域之中。
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在歸於銀輝聯邦著統治的400多年間。銀輝聯邦共和國不間斷地對這顆星球進行著加固與修整:加固星球、補充水分、修正軌道……銀輝聯邦幾乎是樂此不疲地成為了荷魯斯夫星球的保姆。當然,沒人會做虧本的買賣——銀輝聯邦直接將荷魯斯夫星球定位了戰士的試煉星球之一。
在高等文明的個人修煉體係中,按照源能實力的劃分,從低往高大體可以分為4個等級。一般情況下,用1234就可以編號了。
當然,用1234進行編號太難聽,也太草率了。根本體現不出源能者的珍貴之處。素有“源能者聖地”之稱的宇宙源能寺,采用學徒、覺醒、自我、大師來進行劃分。
而在輪回體係下的戰殿中,並沒有把學徒級當回事,而是直接用戰士來對應覺醒,往後依次是王牌與戰將。當一個源能者達到覺醒等級後,便可以進行戰士考核。考核通過之後,才會被授予戰士的稱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銀輝聯邦的一個戰士,往往可以一挑三,甚至是一挑四個覺醒級的別國源能者。再加上所獨有的超級戰士裝甲,那便可以直接一挑十了。
荷魯斯夫星球便是銀輝聯邦的戰士級試煉星球之一。每隔一段時間,銀輝便會運載一批學徒到此星球進行戰士考核。而每當考核之際,荷魯斯夫星球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強者,往往便會死掉一大批……當然,死掉的往往都是一些非人形的強者。
在荷魯斯夫星球如此惡劣的大環境之下,能夠被稱為強者的雖然強大,但也意味著稀少。為了補充強者的數量或者說是考核的對象?銀輝聯邦幹脆在星球上建立了“神殿”,對荷魯斯夫文明實施介於直接與間接之間的援助。而神殿也便成為了荷魯斯夫星球上最大的勢力,同時也是一個熱愛調停的勢力。而神殿所供奉的那些眾神們,除了被本土人所構造出來的虛幻的神外,其餘絕大部分都是那在該星球表現突出的考核者們……
沒錯,一個很不幸的消息:那些被千人景仰萬人擁戴的赫赫有名的名震一方的絕世強者們,最強也不過就是一個覺醒級的強者罷了,連戰士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