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東方電腦
柳大華,1950年3月出生於湖北黃陂,是著名的“象棋大王”。
大華自幼喪父,母親靠30元的工資養活一家四口,生活十分貧寒。
大華的哥哥是個棋迷,一有空就去擺棋,大華是哥哥的小觀眾,站在一旁看得出神。19條直線,構成了90個交叉點。32個棋子,卻運智思謀,深奧莫測,瞬息萬變,層出不窮。真是妙趣橫生,令人神往。
在家裏,大華非常聽話,做完作業,就隨哥哥奔往江漢橋邊武勝路口的棋攤。在這裏,他多麼想一試身手啊!
一天,哥哥大中帶回來一本《象棋》月刊,大華像得了金元寶似的,愛不釋手。棋中布陣精妙,戰法絕奇,看得他廢寢忘食。
陳保安,一個黃口小兒,剛剛7歲,就衝殺進了市賽圈子裏,還得了兒童組冠軍。聽說他4歲半就下棋,真是神童。大華想著想著就激動了,心裏像有一把火在燃燒。他臂一揮,對走在身邊的哥哥說:“哥,我一定好好學棋與他陳保安一比高低,我一定趕上陳保安!”
大華深深地迷上了象棋。他把功課以外的點點滴滴、分分秒秒都用在象棋上。人走在上學的路上,腦子裏想的是棋譜,什麼“棄炮得先,佳招迭出”、“沉車助士,海底撈月”、“以退為進,穩步定勝”等,一招一式,他都牢記於心,一字不忘。把“象棋月刊”上的十幾局棋譜背得滾瓜爛熟。他經常在閑散時間,纏著二哥大昌,按棋譜上的術語,布兵對陣,廝殺幾盤。民間收藏的《梅花譜》、《桔中謎》、《過河車專集》、《五七炮專集》等,他幾乎過目不忘。其中那本再版的《梅花譜》對大華的影響最深,使大華的棋藝日益精湛。他那《先手當頭炮,後手屏風馬》的拿手陣式,更是爐火純青。
大華生性倔強,輸了從不服氣。江漢橋邊武勝路口的棋攤是大華的酣戰之地。每日放學途經此地,他都要下上三盤。這種“滴水穿石,鍥而不舍”的拚搏精神終使大華的棋藝有了非凡的進步,聞名武漢三鎮。
一天,武漢體育館業餘棋類教練劉成萬來到橋口文化館。隻見人群熙攘,熱鬧非凡。他來到了棋藝室裏,見一少年正在與人對弈。他不動聲色地站在一旁觀戰。隻見那少年布陣老成,攻殺淩厲,銳氣逼人,頗有大將風度。一問,這少年正是他要訪問的柳大華。劉教練想一試大華的棋藝,便和柳大華布陣對弈。這簡直是一場龍爭虎鬥,令人驚心瞠目。四盤棋戰罷,這位名手級棋手兼教練竟輸給了大華兩盤。
柳大華被接納入武漢市棋隊學習。
1963年5月,年僅13歲的柳大華參加了武漢市少年班象棋比賽,榮獲第3名,7月,榮獲湖北省少年冠軍。
1976年,26歲時,進入全國前12名的行列;
1977年,他進入前9名行列;
1978年,躍進全國第3名;
1979年,他一舉奪得亞軍;
1980年,30歲的柳大華力挫群雄,奪得了全國象棋冠軍,並榮獲“象棋特級大師”、“象棋國際大師”的稱號。
他的盲棋表演,更是令人歎為觀止。1988年11月30日,他蒙著雙眼,憑著神奇的記憶,同時和15盤的高手對弈,曆時3小時25分,以11勝,3平,1負的成績,為中國象棋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柳大華被譽為“東方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