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與母愛的不同,注定了男女之愛在一開始就有很大的不同。這就好比,倆人合夥做生意,男方的投入大概是他總資產的1/10,甚至1/100;而女方卻需要付出總資產的1/2甚至全部,女方在對待生意的態度上當然比男方更為上心。在兩性關係中也是如此,女性對一個家庭的投入遠遠超過男性,這讓她們不得不更加謹慎。
當然,在現實社會,擁有盡可能多的孩子未必是男性最優的繁殖策略,我們下文會講到這一點;但毫無疑問,男人的這種本能比女人的要更加強烈。
怎樣理解男人與女人的本質不同
小美和小魚是大學同學,倆人因為大四話劇社的演出而走到一起,算起來已經畢業兩年、戀愛三年、同居一年了,在小美的心裏,結婚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身邊的閨密們一個個披上嫁衣,小魚卻對結婚絕口不提。
有一次,小美無意中說:“我們明年去領證唄。”小魚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這時候,小美感到深深的挫敗,為什麼?為什麼小魚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樣?
小美安慰自己,也許他隻是工作不順利。於是沒有再提。
小美沒預料到的是,他們在她30歲的時候分手了。
很多女孩戀愛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換位思考。她們總覺得,戀愛中的男人,應該像她們一樣,愛上了就有著深深的依賴,之所以需要性是因為愛得太深,發生性關係之後就會越陷越深,情到濃時就會考慮婚姻。
實際上,戀愛、性和婚姻對於男女而言,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好像同樣都是搖尾巴,對於貓而言是威脅,對於狗而言是示好。男人和女人是截然不同的動物,以至於你壓根兒就不能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理男性的行為和心理。
那麼,應該怎麼理解對方,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從而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呢?
讓我們先來想一想,男人和女人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男人無法自己生育後代,而是需要女人來幫他生下後代。
同時,人類的嬰兒非常脆弱,它需要15年以上的漫長養育才能成人,這比大多數動物耗時都要長。人類不光要生育,還需要養育,如果沒有養育,孩子可能早就夭折了,不會再有孫輩。所以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協力才能把孩子撫養成人,直到他們結婚再生下孩子。
這就是人類婚姻關係的本質。孩子隻能由女性生育,又如此難撫養,男人和女人就此締結合約:你幫我生孩子,我和你一起養我們的孩子。這一點,我會在後麵具體講到。
婚姻意味著從此塵埃落定,要開始一段有法律約束的關係。而法律約束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博弈過程中,達成的最佳協定。這個協定意味著大家都要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約束自己的本能。
那麼,男人和女人需要各自約束的本能是什麼?孩子是女人生的,她最好的選擇就是找到一個優質的精子提供者(情人),和一個有錢的撫養人(供養者)。
男人的本能是什麼?既然隻有女人能生孩子,那麼要是能多和幾個女人發生關係,豈不是可以留下更多後代?萬一哪個女人獨立把孩子撫養成人了,那不就賺大發了嗎?所以男人的目標是盡量多地尋覓性,而盡量不要承諾婚姻,或者盡量晚承諾婚姻——因為婚姻意味著要承諾專一,減少了得到孩子的可能性。
婚姻對女人而言有保護作用,這意味著她能得到後代養育,而單純的性則不然,可以用來交換更好的生殖資源。所以如果女人不要婚姻、隻付出性,就總是想得到點兒別的什麼回報,比如優質的遺傳基因、金錢地位等。
而女人的本能,就是所謂的“東食西宿”,想要在有錢人家吃(得到供養者的撫養資源),又想要和英俊男人睡(和情人生孩子獲得優質基因),這個德性是古已有之的。
至此,事情被提煉得很簡單了:男人對婚姻的態度,就像女人對性的態度;而反過來也一樣,男人對性的態度,就像女人對婚姻的態度。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摸透男人的心思了。
比如說,男人和女人發生性行為並不一定是因為愛她,也許是出於其他目的;就好像女人嫁給一個男人並不一定是因為愛他,也許是出於其他目的。
比如說,男人深愛一個女人,會本能地願意給她婚姻;就像女人深愛一個男人,會本能地願意和他有性關係一樣。
比如說,想要得到男人的婚姻,女人應該在性上表現出(和他對於婚姻一樣的)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