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教育指導(1 / 2)

4.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教育指導

小學科學教材強調實踐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學生要從科學的學習中獲得對科學發展史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本人在多年教學中能明顯地感受到這一教學觀念在逐漸更新,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地凸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成為科學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教學必須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向我們舊有的傳統發出挑戰,如果我們對現在的科學課教學現狀進行仔細觀察和冷靜地分析後會發現,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十分重要。

科學課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問,科學課的內容涉及麵廣,包羅萬有,海特曼稱它為一種“充滿樂趣的無邊界探險曆程”。探究既是科學課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課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曆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最好途徑。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

發現和提出問題是進行探究的前提,學生如果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不能進入探究活動。

教師在科學課的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探究起始階段,從以下兩個方麵下工夫:

一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對於這個現象,你都有什麼問題”、“針對這個現象,你還有什麼問題”等等。

二是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情景,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境,讓學生樂於研究,提出問題。對他們所提的問題,本著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出發,容許出錯,不可以讓其他學生加以嘲笑、挖苦、諷刺,讓敢於提問題的學生保持一種求知欲望和得到老師的鼓勵、肯定。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現在六年級的部分學生都能根據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物提出相應的較恰當的問題,並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想。

例如五年級下冊《觀察生態瓶》這節課,教師在教學中出示了一個自製的生態瓶,讓學生觀察瓶中小魚在水中時沉時浮的現象,然後對學生說:“對於瓶中遊動的小魚,你都有什麼問題?”話音剛落,學生們紛紛舉手要求發言。

生:“為什麼小魚在水中可以長時間沉在瓶底?”、“為什麼小魚有時要在水麵上遊動?”、“為什麼小魚在瓶中能浮起來,也能沉下去?”。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從上麵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學生提出的這幾個問題都屬於同一類,如果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導學生加以分析研究,組織開展探究活動的話,那麼學生就會失去提問探索的興趣了。由於能及時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不僅有利於讓學生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也是對學生樂於提問這一行為的肯定和鼓勵,從而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教師何樂而不為。

(2)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樂於探究

科學課的學習內容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教師應有這個認識,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教學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

(3)正確引導,使學生善於探究

對於學生來說,探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結合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學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歸納中探究、在合作研究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也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行,養成習慣,當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及時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主動聽取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