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自然科學的皇後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這是一位數學老師在一次上課時在講台上說的一段話。正是這段話引起了講台下一位學生的深思。他立誌要走進數學這座輝煌的殿堂,要親自看到那美麗的王冠,並且摘取那顆閃亮的明珠。這位正上高中的學生,就是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福建省一個郵政局職員的家裏。父親因為工作關係,總在外麵奔波。母親是位勤勞善良的婦女,共生了12個孩子,但隻有6個活了下來。陳景潤在6個孩子中排行第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這麼多的孩子要吃要穿,像個沉重的包袱壓在父親過度操勞的背上。他們是父親的累贅。陳景潤從小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人似地生活在家裏。他從小不愛說話,沒人哄他、逗他玩時,他就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裏沉思。上小學的時候,瘦小孱弱的他成了別人欺侮的對象,經常挨同學的打。環境使他成為一個內向的孩子,平日裏沉默寡言。他不怎麼喜歡語文課,一有功夫,就喜歡暢遊在數學的海洋裏。

一個春天的中午,打過放學鈴後,學生們擁擠著走出教室,回家吃飯。陳景潤不緊不慢,走在最後。他從書包裏拿出來一本剛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數學書,邊走邊看。他眼睛緊盯在書本上,一會兒也不舍得離開,腦子裏裝的都是書上的內容,別的什麼也顧不上想了。那神態,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到了麵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著。他隻顧專心致誌地看著書,沿著那條熟悉的道路下意識地往家走,腳底下卻慢慢偏離了方向,不知不覺朝著路邊的小樹走去。三米,兩米,一米,眼看離小樹越來越近,他卻渾然不知。隻聽“哎喲”一聲,他撞到了樹上。幸虧得得很慢,否則,他的額頭上非撞出一個雞蛋大的包不可。陳景潤推推眼鏡,點著頭連連說了好幾聲“對不起”。他見對方沒有動靜,以為人家被撞疼了,生了氣,抬頭仔細一看,原來是棵樹。“哎,怎麼會走到這裏來,”他自言自語地說道。然後,他又捧著書本往前走去。這一幕,被幾個班裏的調皮鬼看在了眼裏。從此,陳景潤又多了一則惹別人取笑的笑料。

陳景潤升入初中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日本鬼子打到福建,他們全家隨父親逃到一處山區。那時,江蘇省的一所大學也從淪陷區遷到這偏僻的山區來了。大學的教授和講師們也在當地初中兼點兒課。這些老師都很有學問,陳景潤從他們那裏大受啟發。抗戰勝利後,他們全家回到福州。不久陳景潤就進了英華書院念高中。那裏有一位數學老師,使陳景潤的人生道路發生了根本的轉折。這位老師就是講本文開頭那段話的人,他叫沈元,曾經擔任清華大學航空係主任。抗戰爆發後,他逃難來到福建。就是這位航空學的泰鬥,以他廣博的學識、誨人不倦的精神,給陳景潤向數學王冠進軍的道路鋪下了基石。是這位老師,使陳景潤知道了什麼是“哥德巴赫”,是這位老師喚起陳景潤征服數學難題的決心。

建國後,才讀完高中二年級的陳景潤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數學物理係。畢業後,他當過中學教師,當過圖書管理員,可他心裏一直裝著那道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他經常撰寫數學論文,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華羅庚所長讀過論文後,覺得陳景潤是位有培養前途、值得造就的人才,就把他調到數學所當實習研究員。從此,陳景潤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了!

外國人證明(1+3)(證明過程中的一個步驟)時,用了大型的計算機;而陳景潤證明難度更大的(1+2),卻完全用的是紙和筆。他用過的稿紙已無法用頁數計算,裝成麻袋後足以堆滿一間屋子。他的論文寫出來,共二百多頁。由於論文要求簡潔,他又開始了修改加工。這時“史無前例”的文化革命爆發了,中國的大地上,很難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陳景潤本來就很簡陋的工作條件更加惡劣了。沒有書桌,他趴在床上算;吃不上熱飯,就吃冷幹糧,喝涼水。這樣,一個瘦弱的身軀頑強地向數學高峰攀登著。終於,1973年2月,陳景潤完成了對(1+2)證明論文的修改。

他的論文發表後,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在那樣惡劣的工作條件下,憑個人力量完成對(1+2)的證明,簡直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他所證明的這條定理被稱為“陳氏定理”。一位外國數學家在給陳景潤的信中說“你移動了群山”。是啊,沒有愚公移山、鍥而不舍的精神怎麼能辦得到呢?

現在,要摘取皇冠上的明珠隻需證明(1+1),僅僅是一步之遙了,誰能跨越過這最難跨越的一步呢?少年朋友們,你們想知道為什麼簡單的(1+1)、(1+2)還需要證明嗎?想知道究竟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嗎?想跨越最後一步摘取那皇冠上的明珠嗎?那麼,就鼓起勇氣,立下誌向,去數學的海洋中搏擊風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