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可以從多方麵入手,如可以給孩子講解環境知識,可以放環境保護錄像片、資料片等。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遊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湖北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達990米。沿江蘇南地區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於沿江潮位高,內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內澇的嚴峻局麵。秦淮河東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居曆史第三位;滁河曉橋站最高水位達1129米,超出警戒水位179米。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長江上遊幹流連續7次洪峰及中遊支流彙流疊加影響,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達82300立方米每秒,僅次於1954年洪峰流量,為曆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現最高潮位1014米,居曆史第二位,在100米以上持續17天之久。鎮江站8月24日出現837米的高潮位,僅比1954年低1厘米,居曆史第三位。

98抗洪搶險那驚心動魄的戰鬥錄像告訴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水和土地正遭受著嚴重的破壞,森林資源日益減少,土壤的過分流失沙化,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我國長江流域,由於原始植被大量喪失,因此導致了98年夏天這場中雨量、高水位、大水災的慘痛場麵。

另外,據一部名叫《每分鍾發生的環境災難》的資料片告訴我們:世界上每分鍾損失耕地40萬平方米,每年損失耕地21萬平方千米;每分鍾有48萬噸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億噸,每分鍾有85噸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鍾有28人死於環境汙染。這些資料告訴我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在活動中最容易接受知識受到教育,因此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環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方麵的材料讓學生認識中國環境保護標誌,了解3月12日植樹節,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知曉為了法理和保護環境,我國也製定並貫徹了《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止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豐富環保知識,從而進行一次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和靈活性。

當今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聰明活潑同時也好奇調皮,凡事有個新鮮感,常常有些同學在學校甬道兩旁的樹下有事無事地折小楊樹苗玩耍,這樣無意中就破壞了珍貴的楊樹苗,麵對這一情況,嚴厲的批評隻能一時湊效,解決問題的根本還需讓學生了解樹資源的寶貴,我們應該怎樣珍惜每一棵樹木,保護植物資源和大自然的環境。學生從中受到了教育,亂折小樹苗的現象自然消失。

美麗的大自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每一個人有享受環境美的權利,同時也有保護環境的義務。要帶頭愛護環境,作出表率。到花壇除草,成立綠色中衛士隊,齊抓共管,共同愛護一草一木。給學生創設優雅的學習環境,還定時請鎮環保人員給學生講解有關知識;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讓學生親自參加環境保護勞動實踐。環境教育工作已經在半年內初見成效。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讓他們明白:愛護地球、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