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大地震

日本國以略呈弧形的島嶼遍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南外緣,以多地震而著稱於世,每年發生地震千餘次,被稱為“地震列島”。

1923年9月1日正午時分,天氣晴朗,豔陽高照,在從東京到橫濱28千米範圍內的都市區中,人們和往常一樣緊張地忙碌著,職員和工人們陸續走向餐館和食堂,準備享受美味的午餐;年輕的家庭主婦們早已做好了飯,等待著從學校歸來的孩子們,生活平靜得令人毫無警覺,誰也沒有想到魔鬼正從地下深處襲來。

11時58分,東京南部90千米處的相漠灣海底突然發生83級強烈地震,地震和它所引發的海嘯襲擊了日本關東平原地區。首都東京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橫濱損失最為慘重。在第一次震動過去24小時之後,又發生了一次強烈餘震,隨後的一周餘震不斷,大約有幾百次之多。

伴隨著大地的抖動,驚慌的人們衝向大街,頓時,馬路上被擠得水泄不通。在無奈無助的驚恐中,人們拚命地尋找避難場所,你推我擠,東倒西歪,互相踐踏,哭喊聲、叫罵聲響成一片,可是整個城市裏哪兒還有可躲避的地方呢。

倒塌的建築造成了幾萬人的死亡,但隨之而來的一場大火又上演了一幕更慘烈的悲劇。

由於日本關東地區素來多地震,加之當時的經濟條件所限,房屋多為木質結構,恰逢發震時又正當做午飯的時候,所以,漫天大火瞬間而起,整個東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初起時,消防人員和一些居民還試圖將火撲滅,但地震已將所有的供水管道破壞殆盡,人們隻能望火興歎。《日本紀事報》的一位記者描寫道:“人們雖然逃離了震魔,又遇上了火妖。他們倒在地上,渾身都是火燙的血泡。比起那些被燒得隻剩一把灰的人來說,他們也許是幸運的。那一堆堆、一片片灰燼,究竟包含著多少生命呢?沒有人知道。數不清的人被火燒死,發出的惡臭,幾十裏外都可聞見,特別在運河一帶,數百名逃生者被燒死在那兒。”

夜幕被熊熊烈火撕毀,天空一片猩紅色,如此巨大的火災前所未有,一切都在熾熱的烈火中毀滅。東京城中的15家醫院隻有一家幸存,其餘的14家全被大火燒毀;著名的皇家大學圖書館的所有珍藏書刊和文件煙飛灰滅,蕩然無存。在這次地震和大火中有30萬幢建築倒塌,近5萬人死亡,10萬人受傷,幾十萬人無家可歸。東京像受了重傷的巨人,倒在大地上,奄奄一息。

離東京28千米遠的橫濱市,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這個當時有50萬人口的港口城市,曾被稱為“外國人的樂園”、“充滿異國情調的不夜港”和“日本富商的花園式勝地”。但是,無情的地震和大火毀滅了這裏的一切。整個城市變成了無法辨認的廢墟,碼頭和港口全部被破壞,街路上的巨大裂縫像惡魔的嘴一樣大張著,可以吞下卡車,被火燒焦的屍體一堆堆到處可見。

在濃烈的大火中,有幾千人被圍困在低窪的濱水商業區,許多人跳進了公園的水池裏,有人在擁擠中被淹死,當時的情景慘不忍睹。

災難奪走了橫濱市10萬人的生命,其中有4300人下落不明,10萬人受重傷,許多人無家可歸。有6萬幢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或被大火燒毀。

日本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日本人民依靠其非凡的獻身精神開始重建家園。經過幾十年的奮鬥,首都東京和橫濱市比災前更加美麗壯觀。但是,當今的地震學家們仍然把東京作為地震危險區,認為與關東大地震一樣強烈的地震還會光臨東京至大阪之間。這不能不讓該地區的人們提心吊膽,擔心曆史的悲劇重演。

日本經濟實力雄厚,大都市中高樓林立,雖然他們有較強的抗震技術和方法,但眼望那一座座摩天大樓,仍然使人心生疑懼。東京的陽光公寓有60層,200多米高,為亞洲之冠,如果它一旦倒塌,那情景實在是讓人不敢想象。

為了防禦地震的突然襲擊,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地震及次生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日本製訂了相關的國家和地方法規,用以教育和規範人們的行為。1983年4月3日,日本舉行了有160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地震預警演習,人們在誌願者的疏導下,有秩序地從建築物中和危險地帶撤離到指定的安全區域。大街上的宣傳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麵是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街道上,站著一個淚流滿麵的小姑娘,下麵用醒目的紅字寫著,“60年前的這一景象,可能在明天重演”。

時間可能會洗去人們許多的記憶,但是,日本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場可怕的關東大地震,永遠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兄弟姐妹和父老鄉親祈禱和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