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理查德教授確實無能為力了,他在書中寫道:“我們唯一可以告訴人們的是,這種雪塊現象既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更不是……所有的可能均被排除。倘若您詢問這種現象發生的真正原因,那麼,我們隻好說,現在我們對它隻能是一無所知。”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落在理查德教授眼前的雪塊同他在此之前9分鍾看到的閃電之間是否有一種聯係呢?對此問題,英國自然科學家艾裏克·卡羅認為它們之間不僅有聯係,而且有密切的聯係。他從理論上談到部分閃電的特性,但是卡羅的理論卻未能具體應用於實踐,因為依照這種理論,確實可以隨便將一些雪塊現象解釋成同電和空氣現象有聯係,而其他一些雪塊現象卻同它們毫無關係。因此,作家羅納德·維利茲便側重了解其他教授的意見,他收集了美國很多大學教授們對雪塊現象的看法,他說:
“一些學院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從天空中落下的大塊雪塊不可能有流星之嫌,這是因為外空間的條件不可能產生雪塊。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認為,盡管部分天文學家認為存在著流星同雪的混合物,但是,其中一位天文學家曾提出這樣的問題:當這塊雪球進入大氣層時,一定會產生很高的熱,那麼,雪塊落地後怎能會保持現在這種狀況呢?至於弗吉尼亞大學科學家們,他們則認為,雪球現象是一種極其神秘的現象,可以將這種現象和其他類似的現象從有關飛碟的現象中分出來,另歸一類。”
此前,我們曾談到利曼教授的估計,他曾認為所有雪塊現象全是由於天空中飛行的飛機儲水罐或水箱漏水而造成的。這種觀點曾作為一種被人接受的觀點而廣泛用於對雪塊的解釋。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完全排除這種解釋,因為這種解釋若能成立,那麼飛機機翼上能產生雪塊或冰塊的觀點也會油然而生。但是,專業人員認為,飛機在幾千米以上的高空飛行時,若機翼上產生雪或冰,那麼自然會對飛機飛行重量產生危險的影響,因此,現代化飛機現在全裝有自動電化雪係統。可以說,目前現代化飛機機翼和機身上完全不可能產生雪塊。此外,還有很多雪塊現象發生在飛機誕生之前,也可說明雪塊同飛機沒有什麼聯係。譬如,19世紀格拉馬爾尤曾提出一篇論文,名叫《大氣層》,他在文中稱,早在古代就發生過從天空中落下雪塊的事例,當時那塊雪塊的規格為5×2×35米。另在1849年蘇格蘭的奧爾德也發生了一次雪塊事件,那塊雪塊直徑則為6米之多。難道這真與其他星球的智能生物有關?這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