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陸葇誦詩救父

明朝末年,清軍南下攻打平湖,平湖軍民奮勇抵抗,結果因寡不敵眾,城池被清軍攻陷,明軍很多將士陣亡,也有一部分兵士被清軍俘虜。這些被俘的明軍士兵被押解到一所寺院裏,由一隊全副武裝的清兵監押起來。寺院守衛很嚴,內外布滿崗哨,殺氣騰騰,平民百姓誰也不敢靠近。

第二天一早,寺院前來了個五六歲的孩子,哭著喊著要進寺院,說是要見他父親,守衛的士兵把他抓起來帶來見將軍。那位將軍樣子倒沒有士兵那樣凶,他見抓來的是一個小孩子,而且這個孩子眉清目秀挺可愛的,就和顏悅色地問他叫什麼名字,又問他為什麼要闖軍營,孩子說他叫陸葇,父親是守衛平湖城的明朝兵士,現在被監押在寺院裏,他是來探望父親的,還說他願以身代父在寺院裏被監管,隻求將軍能釋放他的父親。將軍見陸葇口齒伶俐,就問他讀過書沒有,陸葇說讀過。於是將軍提起筆來在自己手上寫了兩行詩,然後伸出手掌讓他看,還對他說:“這首詩你如果能讀下來我就放了你的父親。”陸葇毫不猶豫地朗誦道:“收兵四解降王縛,教子三升上將台。”朗誦完之後還解釋說這是宋朝人當時贈給曹武惠王的詩,稱讚他用兵如神而不亂殺無辜。陸葇解釋完後又對那位將軍說:“將軍你如果能不嗜殺俘虜,你也與曹武惠王一樣會受到百姓的讚揚。”將軍聽了之後非常高興,當場釋放了他的父親,讓他們父子團聚。

後來戰事結束,將軍北歸時就把陸葇帶在身邊。他對陸葇像親生兒子一樣看待,還請當地最有名望的學者做老師,以後又把他送到京師太學學習。陸葇沒有辜負這位將軍的期望,他讀書非常刻苦,終於在康熙六年考中了進士。

陸葇中了進士之後,被授予國史館編修的職務,並且參加編撰《明史》。有一次康熙皇帝玄燁在豐澤園考核朝中官員。他先是測試論文,之後又測試詩歌,結果,兩場測試陸葇都取得了第一名。康熙皇帝非常高興,也當著各位大臣的麵誇獎陸葇是朝中諸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