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湯淵不再娶
湯淵,清代江蘇常熟人,他八歲上死去了父親,跟母親相依為命。家裏很窮,靠母親紡線織布維持生活。母親每天早起晚睡,手腳不停地勞做。背,駝了,腰,彎了,臉上出現了絲絲皺紋。看著過早地衰老了的母親,湯淵心裏真不是滋味,常常背著母親流眼淚。
湯淵15歲時,母親湊了一點本錢,叫他跟著一個鄰居販賣布匹。鄰居很同情他們母子,教湯淵很多為商之道,一路上又多方關照,第一次買賣,就掙了錢。母親接過兒子掙來的錢,竟熱淚盈眶,兒子不知所措,直叫媽媽。他,一個15歲的孩子是很難理解母親的複雜感情的。就勸母親說:“媽媽,我能掙錢了,說明我已長大了,您拚死拚活地守住這個家,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應該高興才是。今後您不用再那樣地勞累了。”
母親轉啼為笑,回答說:“我心疼啊,若是你父親還活著,我死也不會讓你到處奔波的,你還是個孩子呀。今後媽媽更要多織些布,你還沒娶媳婦呢,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湯淵聽了母親的話,覺得還不能供養母親,使母親終日勞動不息,心裏難過極了。
後來湯淵娶妻了,妻子對婆婆也十分孝敬,又能勤儉持家,勤奮勞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不幸的是妻子在生下一個男孩之後不久,就病死了。當時鄰裏都勸他再娶一個妻子,母親也老催他,可他就是執意不再娶妻。他說:“妻子雖然死了,但給我留下了兒子,何必再娶呢,還是省下娶妻的錢去多孝敬孝敬母親吧!”
他終於沒有再娶,省吃儉用,供養母親歡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