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李四光替父母排憂解難
李四光,湖北黃崗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6日,原名仲揆。
李四光是我國傑出的地質科學家,科技戰線上的一麵紅旗。周恩來總理對李四光的一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號召向李四光學習。
李四光不僅在攀登科學高峰方麵值得人們學習,在孝敬父母方麵,也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李四光家境十分貧寒。祖父早年去世,祖母帶領父親沿路乞討,最後流落到湖北黃崗回龍山,在那裏找了一個小破廟住下。
後來,李四光父親白天打柴,晚上讀書,考中個秀才。便招了十幾個學生,開始了教書生涯。可是微薄的收入,維持不了一家大小的生活。父親整日愁眉不展,唉聲歎氣。當時年少的小仲揆,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為了替父母排憂解難,白天在父親的私塾裏刻苦讀書,晚上便幫助媽媽做零活:舂米、挑水等。有時家裏沒柴燒了,他就去打柴。一次,他約了幾個小夥伴一同去打柴,因山高路滑,一不小心,摔倒了,膝蓋磕破了,鮮血直流。小朋友們都問他疼不,他說:“不疼!”,咬緊牙關,繼續砍柴,一直堅持到太陽落山,砍夠了柴,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媽媽見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淚。小仲揆有時還擔柴去賣,掙回錢貼補家用。這樣的生活,小仲揆一直過到12歲。
仲揆12歲那年,母親用出嫁的衣服,為他做了一件棉襖,讓他穿著這件衣服,拿著向鄰居借的錢,到武昌報考武昌高等小學。投考時,試卷答得非常好,竟考了第一名。而主考見他是個窮孩子,竟不想錄取他。幸而一位學校裏的先生是他父親的學生,從中說情,才錄了他。入學後,學膳免費,每月還發七兩銀子。小仲揆深知家中困難,常常把節省下來的銀子捎回家去,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樣,盡管他家缺了一個勞力,而生活卻還得到一些改善。父母為有這樣孝順的兒子而欣慰。
仲揆學習刻苦,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被官派日本留學。此間,他仍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寄往家中,負擔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學膳費用。為了節省錢,他既不在學校食堂用餐,又不肯在房東家包飯,而是常常晚上把米裝進暖瓶裏,注進開水,經過一夜泡熟成粥,當飯吃。吃菜,也隻吃點鹹菜。同學們把他這一大發明傳為佳話。
李四光從小就知道替父母排憂解難,孝敬父母,長大又能按父母教導,刻苦讀書,後來,終於在地質科學領域對祖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