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劉雲為母寫悼文
革命烈士劉雲,原名劉可炳,字隨吾,號宏才。1904年誕生於湖南省宜章縣巴力鄉東田村一個貧苦的農商家庭。
1925年9月,劉雲與航空局軍事飛機學校的畢業生唐鐸、馮達飛等六人,受政府的委派,到蘇聯第二飛行學校學習。後又轉入蘇聯陸軍大學學習,與劉伯承、左權等同班,他擔任班長。
一天,他接到母親去世的噩耗。他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但是,他以學業為重,沒有回國為母送葬,而是滿懷深情地寫了《追悼吾母感言》寄回家中,來表達兒子的一片孝心。
悼文中寫道:“為國忘家,大義所在,子能以愛父母之心,愛中國世界;痛母死之情,痛社會上被壓迫將死之群眾。犧牲個人身家,一切努力奮鬥,則子既盡子職孝善之道於家庭,亦可不負父母所生,盡為子之大義也。”
劉雲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1930年,劉雲在蘇聯陸軍大學學習尚未畢業,接到共產國際派他回國工作的命令。當時,他毅然中斷學業,並告別新婚的蘇聯籍妻子,與劉伯承、左權等人回到當時黨中央所在地——上海。後來,被黨中央派往武漢,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委員,兼紅軍總參謀長。
在白色恐怖中,劉雲在武漢三鎮,積極進行革命活動。後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同年9月6日,蔣介石密令將劉雲處死。年僅26歲的劉雲,在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成功萬歲”的口號聲中,告別了他所熱愛的黨和人民,結束了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實踐了自己在《追悼吾母感言》中的誓言:“不負父母所生”“為國忘家”“盡為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