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黃家駟的孝行
黃家駟是國內外著名的胸外科專家。
他於1906年出生在江西省玉山縣一個舊官吏家中。他家弟兄5人,數他最小。在家裏,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很疼愛他。家駟從小就很懂事,父兄越是疼愛他,他越是孝順長輩,尊敬兄長。
很不幸,在家駟5歲那年,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了,這對他柔弱的母親打擊很大。家駟見母親總是偷偷地擦拭眼淚,就伏在母親的膝下說:“媽媽,您不要總是難過,爸爸不在了,還有哥哥和我呢!長大了,我幹活養活您!”
一句充滿稚氣的話溫暖了母親那顆冰冷的心。家駟的母親轉悲為喜。從此,她把生活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兒子們身上。
家駟和哥哥們輪流在母親身邊為她講笑話,念詩文,為的是讓母親不再悲傷。母親從兒子們身上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家駟的母親是一個有見識的婦女。她不希望孩子們總為安慰她分去許多心思。家駟的哥哥們都大了,在家族裏的私塾讀書,不用母親多管。於是母親就教幼年的家駟在家裏認字。母親最先教家駟學的是他的名字。告訴他“駟”是寶馬良駒的意思。希望他將來做一匹千裏馬,走萬裏路,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聽了母親的話,小家駟用力地點著頭,表示他聽懂了母親講的意思。
母親是小家駟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她教家駟學會了《三字經》、《百家姓》。家駟一學就會,母親非常高興。
冬天,南方的屋裏很冷,人們都用炭盆燒炭取暖。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家駟的母親一個人在屋裏做針線活兒。炭盆裏的火苗漸漸微弱了,母親的手都凍僵了,她隻好嗬著熱氣暖手。
突然,家駟喘著粗氣推門進來了,手裏還端著一個盆。
母親吃驚地問:“你不在爺爺、奶奶身邊休息,出來幹什麼?看把身上都淋濕了!”
“外邊下著雪,我怕媽屋裏沒了炭,給您送炭來了!”小家駟說。
母親心頭一熱,一下子把小家駟摟在懷裏。
作為婦女,中年守寡,日子是十分寂寞難過的。由於家駟很懂事,使苦命的母親得到了極大的精神安慰。
到了家駟6歲的時候,他進了家族中的學堂讀書。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到大門口翹首懸望,盼著知疼知熱的家駟早點回家。
家駟14歲那年,他接受了新思想,離家求學去了。他在給母親寄來的信上說:“為了早日實現您對我的希望,兒外出求學,不能在您膝下盡孝,望母親原諒!”
看了信,母親點了點頭,認為家駟做得對。
後來,黃家駟終於成為一代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