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劉胡蘭侍奉母親

劉胡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32年10月8日生,1946年6月年僅14歲的劉胡蘭就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候補黨員。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閻錫山匪徒逮捕,英勇犧牲。

劉胡蘭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無限忠誠,在敵人麵前堅貞不屈,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

偉大領袖毛主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評價和讚揚了劉胡蘭短促而光輝的一生。

劉胡蘭生的偉大,其表現之一就是從小孝敬老人,為父母分憂解難。

劉胡蘭的父親劉景謙是個忠厚老實的農民,一年四季手不離鍬,肩不離擔,母親操持全部家務,就連老奶奶也整天搖車紡線。一家人這般辛勤勞動,勉強度日。

劉胡蘭體諒父親的辛勞,每當晌午或傍晚,她知道是父親該從田裏回來的時候了,便乖乖地坐在門口,迎接父親,幫他擦擦犁鍬上的土,給他打盆洗臉水,遞毛巾,然後再給疲勞的父親點上一袋煙。父親每當這時,深深地吸上幾口煙,望著心愛的女兒,心裏甭提多高興了,一天的疲勞即刻消除了。

她見老奶奶紡線,就偎在奶奶身旁,為奶奶唱歌謠:

交城的山來,

交城的水,

不澆那個交城澆文水。

交城的大山裏,

沒有好茶飯,

盡是那個蓧麵烤餎餎,

和那個山藥蛋……

有時她唱著唱著,聽見奶奶長長地歎氣,她好像懂得奶奶的心裏,就不再出聲了。

一旦奶奶停車出去,她便坐下來,學著奶奶的樣子,嗡嗡地描起紡車來。奶奶聽到聲音進屋阻止她說:“胡蘭子,這可不是孩子家耍的,糟塌了棉花不說,弄壞了紡車可咋辦?”劉胡蘭淘氣地看著奶奶,待她消氣了,才說:“奶奶,你不說少不學老不會嗎?現在你不讓我摸紡車,我怎麼學會紡線啊?”奶奶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鬼丫頭,嘴強!”

劉胡蘭的媽媽是個勤勞而開明的媽媽。劉胡蘭最早認識的字,“抗日救國”、“毛主席萬歲”是媽媽一邊紡線一邊教她的。

根據鬥爭需要,黨要培訓大批幹部,中共文水縣委決定在汾河西的貫家堡村舉辦“婦女幹部訓練班”,各村選送婦女積極分子去學習。劉胡蘭找到訓練班負責人呂梅,要求參加學習。呂梅見她態度堅決,就說:“好吧,你回去說服你奶奶,她同意,你就來。”

誰都知道她是奶奶的寶貝疙瘩,奶奶說什麼也不會讓13歲的胡蘭子離家外出學習去。“怎麼辦?”劉胡蘭心急如火。可開明的媽媽幫了她的忙,替她說服了奶奶。劉胡蘭該是多麼愛她的媽媽呀!是啊,劉胡蘭5歲的時候,就知道侍奉重病的母親。她圍在母親身邊,問寒問暖,察看病情。當她發現媽媽發燒時,就趕忙用濕毛巾給媽媽擦擦臉,當媽媽渴了的時候,她就給媽媽倒杯水。每當奶奶煎好了藥,她就小心翼翼地把藥端到媽媽跟前,有時用力把媽媽扶起來,給媽媽倚著,待媽媽把藥吃完,扶媽媽躺好,然後再拿毛巾給媽媽擦擦嘴角。為了讓媽媽安靜養病,她又把妹妹愛蘭子帶到外麵去玩。

後來,劉胡蘭漸漸長大了,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了,對支持她、理解她的好媽媽,感情也就更加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