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高小霞少年早當家

高小霞是中國著名的女化學家,業績卓著。

小霞出生在浙江省蕭山縣。她的童年充滿著艱辛和苦澀,沒有歡樂。

小霞的父親寫一手好字,是個被舊社會埋沒的書法家,在上海中華書局當編輯。

為了讓小霞讀書,在小霞8歲那年,父親把她從家鄉接到上海。

小霞年齡雖然不大,可是非常懂得關心人。父親體弱多病,小霞每天悉心照料,問寒問暖。她知道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每天抓緊時間刻苦讀書,僅用8年的時間就讀完了12年的學業,在她19歲那年考取了有名的西南聯合大學。

可是,年邁的父親卻失業了。小霞接到錄取通知書,卻沒有去四川上大學。她知道家境艱難,她要靠自己的勞動養活一家人。於是,她進了一所中學當老師,掙錢補貼家用,照顧父母。

她一邊教書,一邊學習。兩年後,她又報考大學,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化學係。

偏偏在此時,父親經不起貧窮和疾病的折磨,不幸去世了。殘破的家失去了支柱,小霞全家又一次陷入了窘境。

母親含淚問女兒:“小霞,媽媽不想攔你上大學,可是,你那學費上哪兒弄啊!……”小霞掏出手帕,為母親擦去淚水,安慰她:“媽媽,您不用著急,我早想好了,白天我去聽課,晚上給人家當家庭教師。這樣,學費也有了,還能養活您老人家!”

高小霞知道,這是她所能想的自己不再失去上大學機會的唯一辦法了。

聽了女兒的話,母親哭得更傷心了:“小霞,那樣你太辛苦了,你會吃不消的!”

小霞臉上勉強露出一點笑容:“媽媽,您別為我擔心,我苦慣了,不要緊的。隻是我在家的時間少了,照顧不了您,挺不放心的。”

就這樣,高小霞鼓起生活的勇氣,走進了上海交通大學的大門。每天,她和同學們一起專心地聽課。上完課,別的同學可以在學校裏娛樂、休息,高小霞隻能悶在教室裏趕作業。

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她匆匆趕去家教。若來不及吃飯,肚子餓了,就用一塊銅板買一塊烤紅薯充饑。

她披星戴月地趕到有錢人的家中,為有錢人家的孩子輔導功課。有的孩子脾氣大,自己學不好功課,還要怪家庭老師講不明白。小霞總是小心翼翼地施教。她知道,若稍不注意,惹惱了人家,工作就有可能隨時丟掉。

小霞在奔波勞碌中熬過了一個月,她終於拿到了幾塊銀元。她把工資帶回家,如數交給母親。

高小霞硬是這樣半工半讀,一邊上學,一邊贍養母親,堅持了幾年大學的學習。交大同學中,有的念不下去,中途退學了。最後全班隻剩下21位同學,高小霞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同學們都稱讚她:“高小霞在學校裏是優等生,在家是孝女!”

高小霞在畢業考試時,總成績排在全班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