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蔣築英千裏探母
蔣築英是新中國自己培養起來的優秀科學家,對光學精密機械的研究有傑出的貢獻,同時又是孝敬父母的楷模。
1967年初,蔣築英的媽媽得了癌症,重病纏身,十分想念兒子。蔣築英接到家書,請假從長春乘車南下,千裏迢迢回到江南老家,探望母親。
他回到家後,一方麵為母親尋醫問藥,一方麵抽空挎起菜籃子到市上為母親選購愛吃的菜肴。他拿回家洗淨、切好,把各種佐料配全,然後用紗布蓋好。等媽媽想吃時,立刻燒出來。接著他又提水,又收拾屋子。做完這些家務活,他才拿出一本書,守候在母親身邊,聽候母親差遣,總之,他不離母親身邊。
妹妹小林看哥哥晚上守半宿,白天又這樣操勞,太累了,就勸他去躺一會兒。蔣築英則說:“平常日子盡你們在家侍候,這次我回家住幾天,就讓我多幹點吧,也算我對母親盡一份孝心啊!”
說到這兒,他不由得回憶起往事:
1954年父親被作為“曆史反革命”判刑入獄,兩年後,自己考上了北京大學物理係。母親一人帶著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依靠糊紙盒艱難度日,而自己靠助學金完成了曆時6年的學業。他感到母親太辛苦了!
如今,他回到母親的身邊,不僅滿足了母親日夜思兒之情,而且要多多侍奉母親,以盡孝母之情。
蔣築英假滿回單位後,還非常惦著母親的病,經常給家裏寫信,了解母親的病情,要母親多多保重。
不僅母親有病時如此,就是平常日子,他也總是惦著家裏老人和弟弟、妹妹,每月寄錢給家裏。就是在他讀研究生的時候,也省吃儉用,從每月40元的助學金中,給媽媽寄回15元錢,有時寄20元錢,貼補家用。
1967年母親去世後,自己又成了家,他與愛人月收入百餘元的工資,要維持四口之家,可他每月還給待業的妹妹寄去20元錢的生活費。
1982年,他父親的錯案糾正了。他得到消息,立即提筆給父親寫信。他在信中引用了一句德國諺語,大意是:結局好,就一切都好了。還勸慰父親,要向前看,爭取美好的未來。而且開導家人,不要有怨氣,父親的問題是曆史造成的。他體諒國家困難,告訴父親不要伸手向組織要錢,父親的生活由他和弟、妹負責。於是他每月給家寄錢。用他自己的話說:“孝敬父母,補助家裏生活,是兒女應盡的義務,是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