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初受關注(1 / 2)

隨著一隊甲胄鮮明威風凜凜的禁軍抵達並迅速占據各個要害位置,鑼聲響起考場大門洞開,看這情形顯然是準備放考生進場了。那邊早就翹首以待的武生們紛紛湧向了大門處,奉皇命前來應景的魚寒自然也不敢耽擱,匆匆交代完一些細節之後也擰著自己那個盛滿考試用品的破竹籃趕去排隊。

“下一個!”既然是大宋朝廷組織的最高級別考試,甭管是文舉還是武舉,必要的身份審核程序肯定是少不了。入口處那倆黑著個臉不苟言笑看上去品秩不是太高的朝廷命官顯然不敢把這事等閑視之,否則混進去幾個心懷叵測的搗亂分子把考生們給傷了事小,把大宋朝廷的顏麵給損了那才會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了,這裏是大宋朝的武舉考場,有膽子跑這裏來鬧事的基本上也就隻能是那種對生活喪失信心想要自討苦吃的笨蛋。可即便是這樣,在那倆跟門神一樣杵著的朝廷官員嚴格審查下,還是有幾個考生被當場拿下。沒辦法啊,別以為大宋朝沒人發明相機就可以隨便糊弄,官府文吏對這人物的描寫可是維妙維肖。既然敢於前來替考還傻乎乎地露出了馬腳,這不去大牢裏呆著還能幹嘛?

“汝乃成州童生?”有些許驚訝,就這年頭,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能夠棄筆從戎的熱血男兒都隻是鳳毛麟角,更別說頂著個前途更光明的士子名頭跑來參加這種不受重視的武舉考試了。反正那兩位負責身份審核的官員就認為魚寒此舉要麼是在另辟蹊徑混個出身,要麼就真是讀書讀得思維有點不正常。

“大人明鑒,學生正是!”或許是因為跟朱熹那種當朝名士待的時間太久,也或許是害怕被人給擰了出去,魚寒講起禮節來還真就有點標準儒生的模樣。

“汝既讀先賢之書,受聖人教誨,怎麼能做出此等……”身份沒有問題,負責審查的官員隻是輕輕搖頭歎息著,卻因為還記得身後是武舉考場麵前的大都是些莽夫,這才沒把接下來那些得罪人的話給說完。

成州童生那名頭是當年王大善人免費附贈的,前來趕考更是受了孝宗皇帝的親自指派,可這些能拿出來當做解釋麼?苦笑著,魚寒隻能是繼續裝傻充愣再施一大禮,這才問道:“不知學生可否入場?”

“去吧!”實在找不到任何阻止魚寒赴考的借口,卻輕聲嘀咕了一句:“但願汝能在筆試關顯得出類拔萃,否則那可是丟盡了天下讀書人的顏麵!”

丟臉?還是全天下讀書人的?有必要說得這麼誇張麼?況且能否力壓群雄那不還得是碰運氣,看自己肚子裏那點僅有的學識能應付得了朝廷此次出的題目不?正在心中暗自腹誹,可剛走了沒幾步,魚寒又一次被人攔了下來。

“把盒子打開!”沒有故意刁難的意思,驗明正身隻是有了進入考場接受繼續盤查的資格,到底能不能順利坐到考試位置上,那還得看能不能過得了這一關。而為了防止有人夾帶舞弊,這個時候的檢查可不像門口那樣隻是問幾句話就能放行,那得有不少的流程。

長相看起來還算順眼的,稍微意思意思搜下身檢查一下裝著考試用品的竹籃。可問題是負責檢查的朝廷命官大都是文人,本就瞧不上武人的他們會覺得有幾個順眼?脫鞋去袍解發挖耳……這都還隻是最正常的檢查手段,若是碰上那麼一兩個不識時務或者運氣不好的考生,命人拖到一旁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個寬衣解帶也不稀奇。

“進去吧!”很是值得慶幸,魚寒居然被列為了那少數能讓人看得順眼享受特殊優待的考生之列,隨手在竹籃裏翻弄幾下再拍了拍他的衣衫,負責檢查夾帶物品的官員就已經揮手放行。

是因為自己那個成州童生的名頭讓考官網開一麵?還是因為孝宗皇帝私下裏已經打過了招呼?滿肚子煩惱事的魚寒沒功夫去考慮這個小問題,匆忙走向考位的他更沒注意到就在剛才接受檢查的地方不遠處,正有三個身影躲在陰暗出注視著自己。

“這就是那個魚寒?”指了指即將消失的那個背影,一身華服看上去並非大宋朝廷命官的中年男子總算是開了口。

“回大人的話,此子應該就是歸正人魚寒!”很是有些奇怪,負責考場巡查的大宋朝正六品國子司業居然對那中年漢子保持著非常恭敬的態度,以至於他在做出回答的時候身體都還保持著好幾十度的前傾姿態。不過說實話,就那麼一個剛辭官不做的前從九品和武州別駕沒根沒底的,誰能真認識?這也就是在根據他進入考場時提供的資料做出個大致準確的判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