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宋朝的武舉考生雖沒有這份榮幸,但畢竟也還是參加了朝廷所組織的最高等級考試,若能僥幸中舉其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至少對於魚寒這種有著歸正人身份的考生來說,能夠通過這種最容易為世人所接受的方式獲得晉升機會,將來真要步入朝堂就會少受到很多歧視。
可讓魚寒想不通的是,他原本隻是奉旨跑去應個景,怎麼就真混了個金榜題名呢?要知道這可是大宋朝,人才濟濟隨便扔塊磚頭出去就能砸中一大片文人墨客奇俠義士的大宋朝,什麼時候輪到他這麼個胸無半分韜略、不懂行軍布陣且在最後一關擂台比武時還丟盡天下武人顏麵的廢物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
就算抄襲的那份屬於文天祥的答卷詞沼華麗慷慨激昂,自己隨後所闡述的觀點也能恰好迎合孝宗皇帝的喜好,但那畢竟是與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馳。就那位敢於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金國使節奴顏婢膝曲意逢迎的主考官湯大人,他會這麼輕易就讓一個不僅僅是在嘴上嚷嚷還敢派身邊人教訓大金國勇士更敢於對他明朝暗諷的考生蒙混過關?根本就用不著使什麼卑劣的舞弊手段,僅憑“以策問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的規矩,湯大人就有足夠理由把表現欠佳的魚寒在第一道審核中給刷下去,讓他的答卷根本沒有機會出現在官家麵前。
莫非是湯大人見自己受了大金國十九公主的邀請,所以產生了誤會沒敢在暗地裏使絆子?這個可能幾乎不存在,因為琴心已經數次表示出了招攬之意,她是絕對不會讓手下的預備奴才把一個可堪一用的混蛋推薦給大宋朝廷的。魚寒甚至用腳丫子都能想到,當日離開考場之後,金國使團內肯定已經有人對湯大人做出了這方麵的指示。
想來想去,所能找出來最靠譜的答案就是受到了那個最近三天兩頭跑來糊弄人的洪適照顧。因為暫時隻有這個做事不怎麼地道的大宋正三品觀文殿學士有這方麵意願且具備這種能耐,可當魚寒正準備表達一下感謝之意時才發現,那位洪大人似乎也正為這個結果所困惑。
事情確實如魚寒所猜的那樣,為了能讓這個混蛋的策問答卷出現在孝宗皇帝的禦案上,洪適可沒有少動用關係在私下裏奔走。所以,魚寒能夠中舉這完全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但讓洪適以及知道答卷內容的朱熹和辛棄疾都感到不解的是,這個小混蛋最後撈到的排名怎麼會是這樣?
乾道五年武舉三甲第三十九名,這是榜單上魚寒所處的位置。若是不考慮武舉和文舉之間的巨大差異,聽上去可要比朱熹當年中的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厲害得多。可問題是,這武舉本身就不怎麼受重視,而今科武舉更是隻錄取了七十人!一甲三名,這是規矩是傳統是絕對不可能更改的。有資格位列二甲享賜“進士出身”的二十八人,這也是朝廷早就已經公之於眾的數據。剩下的三甲名額那不就隻有……
沒錯,魚寒是混了個金榜題名,但他的名字隻排在最末尾處,運氣也就僅僅比那些名落孫山的考生們稍微好了一點點!不具備穿紅戴綠誇官遊街的資格,那是屬於頭甲的狀元、探花、榜眼才有的特殊待遇。也不可能獲得入宮麵聖謝恩參加朝廷賜宴的機會,因為那最少也得有個進士出身,像什麼隻獲得個“同進士出身”的考生,趕緊自己回家呆著靜候朝廷安排,別跑去拉低宴會檔次,讓大夥看著心煩。
可即便是不考慮魚寒所盜版的那份屬於百年後名人大作能給人帶去多大的震撼,僅是他在考場上提出了那種雖有些混亂卻足以在這個時代堪稱先進的敵後作戰理論,以及對大宋現行隱忍策略的獨特分析,那也應該有資格擠入二甲行列啊!
魚寒的武藝不行,能混個榜尾就不錯了?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問題是這個混蛋有他自己的特殊彌補方式!就他那顆不知道怎麼長的腦袋,隨便搗鼓出來個破爛就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戰爭形式。洪適是不知道未獲官家批準建造的紅夷大炮到底有多大威力,但根據送了給金國十九公主的那個劣質產品也能想象得出,這寶貝一旦被用於實戰,對方就是有百萬擰著大刀片子的狀元之才也甭想就占到多大便宜。
一個擁有一定軍事理論常識且掌握劃時代先進武器製造方式的奇才,就連金國的十九公主都在竭力招攬,大宋官家卻連個進士的身份都舍不得賜予,這是個什麼道理?若是為了掩人耳目,直接讓他名落孫山豈不是更好?何必像現在這樣畫蛇添足讓他吊個榜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