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背主之盟不可約期,這種隻能做不能說的私鹽買賣自然也不可能簽訂什麼合約,但考慮到慶王可能參與其中並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善意進而獲得大金國援助,烏達補最終還是同意了每月從魚寒手上采購四百石私鹽。為此,大金國需要每月付給那個狐假虎威亂打旗號的混蛋將近三千餘貫。
三千多貫?這事先談好的價格不是每石三貫嗎?怎麼算也隻該給一千兩百貫才對,怎麼就會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差額?莫不是烏達補傻了算不清賬目,或者是這位大金國的從五品謀克從沒經手過這麼大的買賣臨時起了貪念想撈點回扣?
這事要說起來吧,還真就不是那麼回事。要知道金國滅亡大宋的野心從未改變,完顏雍現在沒鬧出動靜隻是因為他手頭上的實力還不足以一戰定乾坤,而為了將與大宋隔河相望的漣水縣城打造成監視宋軍動向、通過各種渠道收購並囤積戰略物資以備南侵所需的前線重鎮,這位大金國的小堯舜不但在此安排了個從五品謀克坐鎮更是將所有的官員甚至小吏都全員配備到位。就算烏達補真是又傻又沒讀過書,有身邊的那些個滿腹經綸的奴才提醒也不可能犯下這種錯誤。
至於那貪墨什麼的,說實話從完顏阿骨打立國到完顏雍重掌君權,金國的官員們什麼壞事都做盡了,可就這一點還真沒法跟那些個以清正廉潔而名垂青史的大宋高官們相提並論。以那個因克扣軍餉而《金史》留名的張煒為例,都坐到了戶部郎中的位置上,結果也才撈到了在大宋官紳看來少得可憐的區區十四萬!所以就算是一心一意為大金國效力的烏達補想要通過這筆交易為自己謀些好處,也沒膽子製造出如此巨大的缺額,況且人家大金國勇士要錢從來都是直接打劫大宋,哪還需要去費這腦子?
實際成交價和先前的商談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原因其實還是在於韶南天那老家夥做買賣不地道。三份樣品擺在了烏達補的麵前,灰蒙蒙硬得跟石頭一樣食用之前要麼用水化開要麼就用臼杵給砸碎的是這年頭最尋常的私鹽,價格當然也便宜,還真就是三貫一石。成色稍好,顆粒雖不均勻卻沒那麼容易受潮,味道更純正的是未經加工的曬製海鹽,這價格麼當然也會稍微貴上那麼一點,得五貫大錢換一石。
最後拿出來的當然就是過濾熬製後得到的精鹽,白如雪、細如沙、嚐一嚐更是毫無苦澀之感,這價格……一百一十貫一石而且還是限量供應!為啥?因為韶南天用一種極其隱晦的方式說了,這玩意本是獻給大宋官家的貢鹽,能夠摳出來這麼點已經是在冒天大的風險了。想要得更多?那得叫完顏雍自己去找大宋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們想辦法,魚寒這麼個區區的從八品喻口縣令可實在沒能力解決。
都說是一分錢一分貨,雖說早已吃慣了那些最便宜的私鹽,可大金國勇士們走出深山密林與人爭奪天下不就是想要過上更舒坦的日子?眼前已經出現了更好的,為啥不要?貴點?貴點又算什麼?五貫一石也不過是往常那些私鹽販子們的報價,既然是這樣,烏達補除非是真傻了才不會優先采購魚寒提供的曬製海鹽。
買了,四百石私鹽隨運隨收,貨到付款絕不拖欠!優先保障周邊數地駐軍所需,然後才能輪得上那些個數典忘宗為大金國效力的奴才們,如果這都還有剩的那就在民間高價出售唄!反正烏達補都已經和手下商議好了,這玩意要賣的話零售價絕不會少於五百文一斤!至於那種據說是經過九九八十一道工序篩選出來的貢鹽,因為能讓大金國主享受到和宋國官家同樣待遇,所以有多少要多少!
“來!韶兄弟,幹了這一杯!”談判雙方都是爽快人,既然都能接受這價格,自然也就少了些唇槍舌劍的過程。派出了手下前去碼頭接收貨物,考慮到雙方今後的生意往來,烏達補這也是首次給出了漢人如此高規格的接待。
“不敢!不敢!在下可當不得大人如此稱呼!”跟金人做買賣可以,畢竟喻口的發展需要資金,但跟有著深仇大恨的蠻子稱兄道弟,韶南天還真就沒那種心情。
“韶兄弟這話可就見外了,須知我大金國勇士最敬佩的就是那些……”話還沒說完就打了個酒嗝,剛喝了幾杯對方送來的美酒就感覺到有些頭暈,烏達補卻還是極其豪爽地承認道:“別說你此次替本官解決了個大麻煩,就憑你身邊那些人的身手,也當得本官喚上一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