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募兵之議(1 / 2)

不管是出於怎樣的原因,反正辛棄疾是主動幫忙給搭好了台階,提出了在喻口組建武裝力量的建議。而更加讓人感到詫異的是,或許是心理承受能力稍差在遭受同樣打擊之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複的原因,一向宣揚愚忠思想的朱熹卻並沒有對這個明顯具有防備朝廷意圖的提議發表任何不同見解。如果魚寒這個時候不懂得就坡下驢,那可就真不止是傻那麼簡單了。

有了自己人的支持,要說這喻口縣城還真就具備招募私兵的先天優勢。別看那些北地棄民們在入城的時候顯得弱不經風,但他們能夠奔波千裏在金兵鐵騎之下逃得性命這身體素質能差到哪裏去?隻需調養數月,城內就會出現數萬生龍活虎的青壯,更關鍵的是不管大宋朝廷稱他們為流寇還是歸正人,這些青壯們胸中既有對金人的滔天怒火也有對大宋的失望埋怨。

兵源的數量和質量都不用發愁,如果能夠利用好朱熹在思想教育方麵的強項再輔以韶南天等人的現身說法,想要給這支軍隊灌輸點特別的觀念也不難。再加上有了翟崇儉和從羅殿帶來的匝蠻等部族精英在,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也根本就不用魚寒去煩惱,甚至都不需要辛棄疾親自出馬。

反倒是要招多少人,這事著實讓魚寒有些為難。畢竟一直軍隊組建起來之後,包括武器裝備以及日常開銷可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而如今的喻口縣也就隻有和金人控製的漣水之間進行的私鹽烈酒交易還能有點進賬,可別說是那每月區區的四五千貫,就算魚寒把鑄造劣錢時貪墨的十萬大錢連帶從琴心那裏給糊弄來的金國賞賜都給扔進去,那也還需要精打細算才行。

好在魚寒身邊還有個淩文佑,以那財迷的能耐肯定不會讓一文錢被浪費掉。而比這個長期困難還要讓人頭疼的是,想要在淮南東路的喻口組建私兵無疑是已經將腦袋伸進了狗頭鍘內,稍有不慎那什麼身首異處被拖出午門淩遲處決之類的都是意料之中。

借口,招募私兵的借口,在大宋官家和滿朝文武眼皮底下招募私兵的借口!這個問題要是解決不好的話,別說是獲得了朱熹的默許和辛棄疾的支持,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別想讓魚寒立刻就動彈起來。

不過或許是因為自身能力太弱的原因,魚寒這混蛋來到大宋之後運氣還真不是太差。乾道六年發生的一件小事不但打亂了李鳳娘的布局為他爭取到了喘息之機,更是成功地幫他轉移了孝宗皇帝和朝中大臣的視線,讓小小的喻口縣城不再那麼受人關注。

雅州沙平蠻反宋,這事跟魚寒有關係嗎?沒關係,但跟恭王有關係。既然是以封地為稱號,顧名思義恭王應該呆的地方當然應該是在恭州,也就是二十多年後會被繼承大統的趙惇給改名叫做重慶的地方。別看雅州即後世的雅安離恭王封地挺遠的,但誰讓那什麼沙平蠻膽子雖大卻沒什麼能耐呢?

一直以來恭王給人的感覺就是碌碌無為且嚴重懼內甚至有那麼點精神不正常的感覺,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想要力壓兄長登上儲君之位,能不鬧點動靜出來扭轉世人的看法?如今機會來了,那麼大個軟柿子就放在枕頭邊伸手就能捏到,李鳳娘能不使勁攛掇著趙惇趕緊去跟鎮守西南整軍備武的虞允文爭搶功勞?

雖說魚寒現在還不知道已經掉進了李鳳娘給挖好的陷阱裏,但得益於那位華夏第一妒婦最近比較忙暫時沒功夫展開後續的計劃,魚寒倒也能夠稍微騰出點時間來琢磨如何去糊弄住孝宗皇帝,從而避免還沒培養起自保的力量就先被人給剁了。

“魚兄弟,要俺說考慮那麼多幹啥?咱這喻口縣城內如今少說也得有一萬多青壯,隨便給抽調出千兒八百的去找個犄角旮旯……”憨人就是憨人,翟崇儉竟然打算把戰場上的那一套給直接照搬過來和人玩心計,隻不過在魚寒的怒目注視之下他的聲音卻是越來越小,最後也隻能無奈地嘟囔一句:“行!別看俺,俺去邊蹲著!”

誰要是說錯了話就得去牆角邊蹲著麵壁思過,這是自從佟二牛闖禍後魚寒等人自覺形成的懲罰手段。早已沒了往日裏那種輕鬆調侃自家兄弟的心情,淩文佑再考慮半天後也隻能試探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賢弟,要不咱就按羅殿的法子,先把書院給開起來,再招募青壯們去研習君子六藝?”

“自作聰明,滾一邊蹲著去!”心情煩悶的朱熹甚至都懶得去喚上一聲孽徒,直接就伸出黑腳把那個出餿主意的財迷從身旁的椅子上給踹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