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不打誑語(1 / 2)

自從當年被人追得跑步來到了大宋,魚寒經曆的事情也不少。不但從金軍鐵騎之下撿回了一條小命,還在逃亡的途中意外獲得別人幫忙出錢給買了個童生身份,隨後更是借此參加了一場跨專業的科舉考試,稀裏糊塗地就混到了一個武舉人的名頭,雖然這個名頭不夠唬人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但總比沒有要強!

擔任過地方大員,雖說去的地方都是別人眼中的窮鄉僻壤險惡之地,但畢竟是獲得了大宋朝廷正式任命有品秩的官員。而且還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當朝名士,可別看朱熹和辛棄疾兩人現在根本不為受重視,要是放在了千百年之後那絕對是響當當的大人物,更別說在臨安府內還有個雖失了勢卻依舊名聲顯赫的洪適洪相公。

擁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雖然牟平城到現在為止名義上應該還是屬於大金國,但魚寒真就沒打算要還回去!因為在這片土地上還有一群不願意受異族奴役的同胞,即便他們現在依舊心存芥蒂,但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們也會願意接受某個小混蛋的。

相比起這一切,更能讓魚寒感到滿意的是他居然還在這個世界還成了家,娶了個不但武藝高強還長得天姿國色又被朱熹大力栽培,秀外慧中的未來才女為妻。而上官倩妤在倒黴地嫁給了這個混蛋之後,更是任勞任怨地扮演起了賢內助的角色,不但很少阻止自己夫君的胡鬧行為,甚至還會在一旁查遺補漏。

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能有如此豐富的遭遇,而且大部分都還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這要是換了個人那還不得睡著了都會笑醒?可魚寒本身就是個不懂得知足常樂的混蛋,這些年一直有件事讓他耿耿於懷,想起來都會感覺渾身有點不舒坦!

掙錢!傳說中那些穿越者辦起這事來就跟玩似的,可再瞧瞧魚寒呢?來了大宋這麼多年,除了這次在牟平城內收刮到的那些之外,完全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以前好不容易給攢下的那點家當到現在為止都完全不夠他花銷的。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麵會經常出現?是因為自己的開銷太大嗎?魚寒絕不會承認這個理由。畢竟他的小日子過得已經夠節約了,既沒有購屋置地更沒有花錢結交權貴,甚至都沒有給自家娘子置辦點什麼像樣的首飾。這麼些年,不過就是在羅殿和喻口的時候籠絡了一下人心順道給招募了點私人武裝力量,還有就是讓法海那老禿驢在臨安坐鎮半點小事,另外還派桑伯去南方給弄幾艘小船,這錢怎麼就會沒了,自己怎麼就沒能存下點私房錢呢?

是因為大宋朝的通貨膨脹太嚴重,還是因為自己缺乏賺錢的手段?認真思考了很久,魚寒最終還是無奈地承認,後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點。可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自己生財無道?膽子不夠大?這對於一個初來乍到就敢去糊弄大宋官家,更在給金國君臣挖了個大坑之後還同金人做私鹽買賣的混蛋來說,應該不會有這種可能。難道手藝不夠精湛?當年搗鼓出來的那個所謂傳國玉璽可還沒被人識破,大宋官家如今正樂此不疲地用那破爛往聖旨上戳!

很是有些讓人頭疼的連環問題,好在魚寒本身隻是有點腦袋不太靈光並非是真傻,在加上他身邊又有冰雪聰明的上官倩妤從旁指點,倒也能把握到問題的關鍵之處而且還早已想好了解決之道。否則現在辛棄疾突然再次提出錢財方麵的難題,還真能讓這小混蛋抓耳撓腮地連續幾宿都別想睡個好覺。

魚寒到現在都還發不了財,最關鍵的無非就是兩個原因。歸正之人欽宗近侍後裔,這個身份已經注定了他在大宋境內必須低調做人,絕不能輕易就惹得朝中那些個有心之人的關注,所以當初不管是做買賣還是去向孝宗皇帝展示本領表現忠誠,都不敢鬧出太大的動靜來。處處受製於人,他當然也就沒了發揮的餘地。不過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否則魚寒就不會在冒著風險通過洪適呈上了紅夷大炮的設計圖紙後還會被踹到喻口,並且因為趙芷嫣的事被太上皇下令淩遲處決。

而剩下的那一個,無非就是魚寒身邊缺少足夠的幫手而已,當然了這些幫手比較特別得是那種手藝精湛的工匠才行,否則即便是再多上一串朱熹這種當世大儒也派不上用場。而這個問題早在羅殿就已經得到了重視並開始著手準備解決,如果辛棄疾能有千裏眼順風耳知道臨安郊外大慈山上那間破廟裏正在發生什麼,就會知道眼前這小混蛋大肆攫取財富的時機即將到來!

要說這臨安郊外的法海大師還真是有些與眾不同,既不像苦行僧那樣一心想要證菩提求涅槃而不問世事,也不象那些千年古刹中的出家之人一樣眼高於頂,甚至和唐時那位與他有著同樣法號的高僧大德也不一樣。如今這位是既不化緣也不雲遊,成天就呆在廟裏除了參禪修佛就是大開山門普濟蒼生,誰要是有個災病或者是家中生活困頓隻要來這裏就一定會獲得幫助。也正因為這樣,法海大師才結下了不少善緣,在普通民眾中擁有了大量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