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各有算計(上)(1 / 2)

“瘋了……汝瘋了!”驚呼出聲,朱熹再也無法維持住平日裏那種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從容鎮定,取而代之的是一臉詫異甚至有些驚恐。並非是這位當世大儒的修身養性功夫還沒有練到登峰造極,實在是因為魚寒那小混蛋這次提出來的要求太過匪夷所思。

魚寒要和伊什布做買賣,這完全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地方。畢竟牟平雖然物產豐富但人口有限,若是能夠從敵人那裏獲得一些錢糧倒也不失為一種應急的有效手段。況且朱熹雖然是受到世俗偏見和固有觀點影響而選擇了竭力貶低商人地位,但他並不排斥能夠繁榮經濟改善民生的商貿活動本身,所以也就懶得去找什麼理由來表示反對。

魚寒打算照搬喻口的做法,與登州進行食鹽貿易?這很是正常,相信正在為巨風鹽場產出不足而頭疼的伊什布隻要不是真傻得沒了邊,就肯定會願意大量采購牟平所產質優價廉的曬製海鹽。像這種既能幫助伊什布解決燃眉之急讓他獲得金國朝廷青睞從而奠定繼續主政登州的基礎,又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住牟平周邊的現狀順帶增加點收入的好事,隻要鹽場那邊能夠注意保密別讓金人把這種簡單易行的製鹽手法給學了去,朱熹當然也是樂見其成。

經過這麼幾個月的折騰,牟平城牆的修複加固工作已接近尾聲,卻又舍不得把城外那幾個燒製不合格水泥的窯場給關閉,所以準備拓展銷路把那種暫時用不上的破爛賣給伊什布?這可就很值得商榷了,且不說如今主政登州的那個蠻子會不會上這種當,就這水泥本身的作用也不能輕易落在敵人的手裏啊!

別以為朱熹不懂水泥的生產使用就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他可是親眼見證了魚寒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用這破爛讓戰俘們把牟平城牆修建得比臨安的還要堅固。這要是賣給了金國,人家沒事就跑到宋金邊境去修建幾個要塞什麼的,對於大宋來說可就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到時候傳統的攻城手段很難取得成效,難不成還要大宋官軍用腦袋撞用牙齒咬?若是再讓外人得知這玩意是魚寒賣給完顏雍的,蹲在牟平的他們還不得被罵成篩子?

不把水泥的用途告訴給伊什布,那肯定別想賣上個什麼好價錢,即便是魚寒等人現在正拽著那蠻子的小尾巴也不成!可要是告訴了他,可就該輪到大宋感到頭疼了,而他們這些為謀一己私利而置大舉於不顧的始作俑者也注定會遭到天下人唾棄!做個買賣都還得麵對這種兩難的抉擇,朱熹可不願為這點小事就是費神想個兩全其美之計,所以他很自然地選擇了否決這種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

想要說服魚寒放棄損人利己的缺德計劃,這對於別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於朱熹來說能算個事麼?即便是朱熹的說服教育難見成效,他不還有個得意編外女弟子能治得了這混蛋?實在不行隻需要把這麼做可能產生的嚴重後過告訴上官倩妤,魚寒就是有再多的荒誕想法也得趕緊打消掉。

當然了,朱熹再怎麼說也都是溫文爾雅的君子,雖說是手裏攥著一張能夠決定勝負的王牌,但不到最後的時候他還是不願意假他人之手去逼迫一個混蛋就範的。可當他試圖用那些迂腐的大道理以及現實存在的困難去說服魚寒時,才總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瘋狂,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犯下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

這筆買賣的重點既不在於能否說服伊什布進行大量采購,也不在於能賺多少錢!是的,魚寒打算出售水泥卻並非是和以往一樣以盈利為目的,如果能賺錢固然是值得欣喜,但如果不行那也不必強求,他甚至提出了隻要不倒貼即便是白送都可以的要求。

以魚寒的性子而言,他能做出什麼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朱熹不相信,所以他選擇了繼續的追問。而這小混蛋的進一步解釋也證明給了朱熹的絕非是在杞人憂天,因為那個答案足以讓他覺得即便是做出了更有失斯文的表現也純屬正常!

除掉自身的原因,大宋數百年間之所以會被動挨揍,朱熹之所以會無比堅定地信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和曾經出現過的一個人有關。石敬瑭,沙陀人!那是一個不配被稱為華夏民族敗類的國之大賊,就連歐陽修那種謙謙君子都要忍不住在其大作中不無怨恨地稱“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也”的東西!一個隻知道其種族,卻根本就無法考證出其出身的東西,為後世精英吹捧為民族融合先驅並試圖為其翻案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