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欲解心結(1 / 2)

為了讓大宋的國土不再遭受金國鐵騎踐踏,為了讓大宋的子民不再遭受敵軍的蹂躪。在史浩的提議下,大宋朝廷開始編製著一張大網,意圖將某個剛僥幸攻破大金國中都城狠狠惡心了完顏雍一次還順道撈到不少好處的混蛋牢牢地套在裏麵,使其一切行動都必須按照大宋朝廷的意誌去進行,若稍有反抗必會遭受千夫所指甚至是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自以為率軍北上,進入金國腹地之後就不會再受到大宋朝廷的束縛,根本就沒想過會再次榮幸地成為那個曾經真心想要幫助並且為之效力的朝廷用來對付敵人的利劍。魚寒等人更沒有準備好在對抗金軍的同時還要去應付來自大宋朝廷的算計,況且即便是做好了這種準備也無法去改變什麼?因為那本就是一個陽謀,一個理論上完全無法破解,甚至不管采取何種應對措施都必須繼續麵對更嚴峻形式的陽謀!

完全沒有意識到在入駐牟平之後最大的危險正在靠近,除了主觀意識上的鬆懈以及在大宋特別是在大宋朝堂上缺乏幫助之外,還在於就算是琴心能夠通過金國細作在第一時間獲得消息也還需要耗費不少時日才能對牟平發出示警,更在於剛完成了一次軍事冒險的魚寒等人現在的煩心事太多,完全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牟平城以外都發生了什麼。

牟平民眾為了魚寒所取得的意外戰果而激動,雖然不知道大金國的太子殿下被綁了回來,但攻破金國中都之後還能全身而退這本就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奇跡,更何況還有那一紙公文告訴了民眾們登萊二州已是魚大人的領地?而那一車車的財物更是足以迅速改變他們如今這種窘困的生活。但很快的,民眾們就發現了一絲異樣,牟平縣衙的上空開始彌漫著一股無比沉重的氣息,沉重到了讓人感到壓抑!

朱熹病倒了!這位成天宣揚華夷之防,夢想著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大宋朝廷拯救萬民與水火中的當世大儒,親眼看到了中都城內的同胞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到來而歡呼雀躍反倒滿懷敵意,親耳聽到了北地民眾對那個他竭力維護的華夏正統王朝不屑甚至是唾棄的聲音,親自證實了幽雲之地民心所向,心靈上遭受了實在難以想象的重創。再加上長途行軍所導致的身體疲勞,終於在黯然神傷地朝著高大的中都城牆投去一瞥之後,長歎一聲已是無力支撐。

連續好幾天水米未進,回程的路上隻是用空洞無神的雙眼緊盯著魚寒自大金國皇宮內訛來的馬車一角,長籲短歎嘴裏不停地念叨著讓人無法聽清的話語。最嚴重的時候都已是氣若遊絲命懸一線,若非那些個陪大金國太子前往牟平視察的禦醫們使盡了渾身解數拿出各種名貴藥材給吊著,這位當世大儒怕是早已……

朱熹的病情已經到了藥石難濟的地步,而心理承受能力更強的辛棄疾雖然還在苦苦支撐著卻也開始變得鬱鬱寡歡,每天除了玩命地折騰手下那些同樣憋著一肚子窩囊氣的特戰精英之外,就隻是獨自坐在麵朝南方站在海邊的巨石之上借酒澆愁,偶爾還會站起身頂著充滿鹹腥味的海風,朝著遠方發出一聲怒吼。

而隨著朱熹的病倒,辛棄疾的即將崩潰,不但依照承諾前來表達祝賀並接受整編的柳芳芳夫婦在得知整件事情經過後變得意興闌珊,就連全軍的士氣已經降到了最低點,甚至是整個牟平城內除了那位被綁來的大金國太子殿下之外再沒人能夠露出一絲愉悅的笑容。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麵?魚寒很清楚,這是因為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在突然之間失去了效忠的目標,找不到繼續戰鬥的理由。既不容於金國,又不為大宋所接受,如今甚至還遭到了北方同胞的拋棄,任何人在麵對這一切的時候都會出現情緒上的低落。

該怎麼辦?容忍這種局麵繼續下去,等著時間來撫慰眾人心中所遭受的創傷?魚寒做不到,因為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即便是大宋不出手,他也最多能在金人那裏爭取到兩年的時間!他必須在這期間整合好登萊二州以及寧海的民心士氣,組建起一支足以與金國百萬大軍抗衡的強大武裝力量,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那麼彌足珍貴,容不得有絲毫懈怠。

既然已經被逼得走上了這條充滿坎坷與荊棘的道路,不管是對是錯都隻能繼續走下去,魚寒很清楚僅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如此艱難的旅程,他需要幫手需要一大群能夠陪著他一條道走到黑的幫手!所以他必須立即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麵,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讓朱熹和辛棄疾以及柳芳芳夫婦那樣的同伴們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