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宋朝廷是時刻不忘收複故土還是在骨子裏願意維持住如今的局麵縱容金人繼續竊占華夏大地,但至少在名義上這北方各地還是屬於他老趙家的江山,魚寒等人想要在這裏自立旗號從大金國手裏搶糧搶錢搶地盤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指為造反,是在造大宋朝廷的反!雖說這種說法在一個小混蛋的眼裏根本就不值一哂,但之前數十年都將大宋朝廷視為這個時代華夏唯一正統王朝的朱熹和辛棄疾將會難以避免地因此而在心理上產生些許陰影。
和大金國做對的事一直都處於進行當中,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會成為頭等要務。至於將來會不會因為實力的壯大而出現轄區與大宋朝廷接壤以至於產生某些的局麵,魚寒也確實不敢做出任何擔保。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不管是與大金國勇士們進行沙場爭勝還是與大宋禁軍為敵,朱熹和辛棄疾都是魚寒必須依賴的重要人物。若是他們因為感到愧疚而在行事之時變得束手束腳,那可真不是什麼好事。
在和平時期造反,本來就是在逆天而為,其中更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魚寒這小混蛋偏偏還想要在整個計劃徹底展開就打消身邊的所有顧慮,順便為他們與大宋朝廷之間的決裂找到合情合理且容易被世人所接受的借口,這聽起來似乎根本不可能變成現實。
即便魚寒等人早在喻口的時候就已經被大宋朝廷所拋棄甚至還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被秘密處決,即便他們在與金軍的戰鬥當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卻依舊難逃被朝廷當作免費撞令郎使,即便……那也同樣不能成為他們背叛大宋朝廷甚至與之為敵的理由!因為這就是大宋,是靖康之恥未雪又接著割地賠款的大宋,是佞賊當道卻被譽為輝煌盛世的大宋,是任何不符合官家利益的壯舉都可以被輕易從史書上抹掉隻容許敵酋所記載的大宋。
後人常為嶽武穆之悲慘遭遇而感到憤慨,但那又能怎樣?數百年之後不同樣會有人占出來“答疑解惑”,替大宋朝廷的決定做出無罪辯訴麼?魚寒仗著穿越者的身份在這個時代盜用了文征明所著《滿江紅》表示出對大宋的不屑,可他還不是隻能掛在內堂自己欣賞,拿了出去不同樣會被斥為大逆不道?在對著任何異族都采取卑躬屈膝,閑得無聊就會割地的大宋朝,想要用抗擊金軍回複華夏衣冠的名義造反,這簡直就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說不定還會遭到天下的冷嘲熱諷。
最大義淩然的理由用,但一個跑步而來的混蛋所擁有的超出時代數百年的見識也並非完全派不上任何用場,非常湊巧的是魚寒還真就知道有一種造反理由在大宋能夠被廣泛接受。雖說這個理由同樣會被大宋朝廷嗤之以鼻並且派重兵圍剿,但那又有什麼呢?至少普通民眾會因此而將對魚寒等人的敵視情緒降到最低,況且著山東東路是大金國的領土,大宋朝廷就算想派兵前來不也還得先問問官家的叔伯們是否同意?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一個非常傳統且能夠被用於解決現實困難的借口,這就是為了能夠徹底打消朱熹和辛棄疾的顧慮而做出的選擇。當然了,想要利用好這個理由也並非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畢竟在這大金國的山東東路除了魚寒等三人之外也實在沒誰有那膽子去頂著個大宋朝廷命官的帽子。但如今不是要進行宋金兩國之間的和談麼?大宋朝廷不是派個欽差前來向大金國表示由衷的歉意並做出賠償,然後順道要某個小混蛋率軍撤退麼?
充分利用好被糊弄的唐與正所具有的特殊身份,裝出一副委曲亦難求全最終忍無可忍的模樣,然後將全軍徹底與大宋朝廷決裂的髒水給潑到那位代表朝廷出使的唐大欽差身上,以換取天下普通得到諒解,這事會很難麼?其實一點都不難,隻要魚寒能讓唐大欽差把這裏當成是他自己的轄區,做出一些早已習以為常並且為後世官吏所津津樂道羨慕不已的舉動就行。
“大帥,您這又叫俺來幹嘛?”就如同鐵木真和朱元璋在平日裏可以和魚寒言笑不羈一樣,他們所的那群烏合之眾在非戰時是沒把倆小屁孩當作上司,雖然在稱呼上依舊保持著尊敬但並不代表就不會發點牢騷,而在占據戰場優勢的情況之下突然奉命停止攻擊並成天都呆在山上等著宋金兩國之間的協議簽署,這已經讓軍中的怨氣積累了不少。
“老劉啊,聽說你小子以前在醉風樓內混過飯吃?”解釋?需要嗎?不需要!反正朱元璋是沒這麼好的心情,所以他非但沒有回答那個已經混到小頭目的兵痞,反倒是很無聊地舊事重提說起了人家那段或許是不堪回首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