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創業裏麵的5個邏輯(1 / 2)

(2009年大學生創業與就業演講)

根據我的觀察,創業成功有三個基本的條件:一,沒有太多的選擇,那樣你會專心致誌在一件事上;二,肉體、精神都要堅強,要為自己的健康埋單,而且還要有透支的能力與準備。精神要堅強,壓力來了,員工可以跑你不能跑,即使有事,也一定要和沒事一樣,總要一臉陽光。三是敢於擔當責任,當斷則斷,要有作決定的勇氣。中小企業創業的基本特點就是短平快。你腦袋拍得快就是你的,慢了就是人家的。當然,拍錯了是人家的,拍對了就是你的。

創業也沒有那麼神秘,80%的創業可能就是一個小買賣—一家小餐廳、咖啡廳、美容店,可能整合我們周圍某個資源就成了生意。大部分生意沒有風險投資、外來投資、快速的成長,也不需要快速複製。當你真的進入創業階段,就會麵對真的消費者、真的用戶、真的夥伴、真的社會資源的擁有者、真的稅收官、真的地痞流氓這些真正具有社會知識的人,而今天大學生缺乏的恰恰就是真實的社會知識,所以要把創業當做一門社會知識課對待。

單槍匹馬還是團隊協作

創業多少都有點創新的東西,而創新多少需要有點天分。我自己也不是一個特別具有創新性的人,但是多年前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天做一件新鮮的事,培養創新的習慣。我不鼓勵大家在學校一味追求成績好,是因為學校傳授的太多的是書本知識,這些知識,大半你一個學期之後就忘了。我們更多的是要培養自己的技能和工具性的能力,提升個人的創新能力。

創業的時候,一些同學會找哥們兒一起創業,一些同學則會選擇單個創業。其實每個人都有某一方麵的長處,短處往往卻要比長處多得多。如果你是一個很有想法、很有專注性的理工科學生,你要創業,我的建議是找創業夥伴,最好他在營銷方麵很有想法,你們做夥伴,這比你自己要同時具備不同的特性容易。創業後就要麵對社會,雜七雜八的事都會來找你,這時候單靠你會的一點東西,很難應對。人活一輩子找到好的創業夥伴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你真的有幾個好的創業夥伴,與同行業的其他人相比較,你的成功周期就比較短,你獲得市場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我的體會是:要做的事,必須是喜歡的,但創業夥伴,不見得是你喜歡的。有些人,可能他的人格特點和做事方式你很不喜歡,但就你做這件事來說,如果他對你非常重要,就應該成為你考慮的對象。

圈錢燒和投資合理性

很多人一想到創業,就會想是不是先弄一個概念圈點錢花花。我不反對,隻要你有本事。真正的商業概念,客觀上是為消費者服務,本質上都需要圈錢,就看你腦子好使不好使。但是,圈錢也有道道和講究。我知道一些同學肯定在想,這幫投資者都挺傻的,我亂寫一個計劃書,他就給我錢了,腦子都有問題。我可以跟你講,隻要寫計劃書的時候暗暗發笑的,就不可能拿到錢。原因是什麼?一個商業計劃書寫得好不好,首先要看能不能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根本就不可能感動別人。那些風險投資者閱人多了,手上的案子也多得很,門道非常精。一般他會看你三個東西:一是賣給誰的;二是你的模式是什麼,能不能複製;三是算出來的總共需要多少錢。我看很多同學寫的計劃書,這個需要1 500元,那個需要2萬元,看著都是假的,預算的時候連有零有整都做不到。大學生找工作一定要寫出個感人的求職信,而圈錢,你一定要認真做出一份像樣的計劃書。

商業創業還是公益創業

一般我們說的創業大部分是指做生意。但一些同學其實對做生意一點興趣都沒有,他更喜歡關心小動物、小孩子、環保事業,更喜歡做雜七雜八的事。大學生公益創業是利用我們現在校園的條件,鼓勵大家建立關心社會事業某方麵的學生社團。你需要說明你關心什麼,為什麼關心,準備用什麼方式來進行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思路是什麼,你大概建立什麼規模的組織,需要多少啟動的錢,然後別人資助你種子錢,再提供給你係列的培訓—如何召集誌願者,如何培訓誌願者,如何維持誌願者的高熱情,怎樣設立項目,項目怎樣籌款,怎樣管理,怎樣評估成效,諸如此類。同樣做學生社團,現在的做法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