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呪隨所住處。有無量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集會。又具無量三昧法門。誦持之人。七代種族皆得解脫。腹中諸蟲當得菩薩之位。是人圓具諸波羅密功德。無盡辯才清淨智聚。口所出氣觸人身者。令彼離瞋得菩薩位。若諸眾生皆得七地所有功德。與誦呪者等無有異。此呪是觀世音菩薩微妙本心。若人書寫誦持。則同書持八萬法藏。超勝金寶造像。若人得此六字大明。能離貪瞋癡病。此戴持人。身手所觸。眼目所觀。一切有情。速得菩薩之位。永不復入八苦。說此呪已。有七十七俱胝佛一時現前。同聲說準提呪。廣如大乘莊嚴寶王說。至此呪念者。總欲眾生究竟證果也。振鈴。誦法樂六趣偈。

承斯善利(至)成正覺。

承斯善利者。謂此施食之善利也。五趣皆轉苦具為樂緣。天則捨樂而發覺心。如兜率天子聞天鼓音。悟得樂非常住。久必壞生。畢竟是苦是空。而發心求出離也。二乘承斯善利。則回心向大乘。四諦十二因緣。而修六度萬行。初地菩薩承此善利。則福慧具足。頓超十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至此能事畢盡已。行者發願回向。

現世之中(至)無上佛菩提。

回向者有三。一回向一切有情。二回向無上菩提。三回向真如實際。此中三義皆具。若不回向。則被相縛。盡屬有漏之法。譬如百川之水。若歸大海。則等同一味。若回己功德而向實際。則一一功德皆如法性廣大無涯。無有不成佛也。所以雲。真流之行。還契真源。若因若果。統歸實際。若此密門。凡作少利益。必須回向發願。不可歸功於己。若不如是。墮有漏矣。文中鉤鎖連環。義意不斷。最極明顯。識者自詳。求索願事。並隨行人及請主之意。向下略出明相。

具七功德丈夫身。

有三種七。一約世間者。一長壽。二妙色。三無病。四辯才。五智慧。六威儀。七大家業。二約小乘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智。五身證。六慧解。七具解脫。三約大乘者。瑜伽七地。即七賢位。又瓔珞六位及信。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定。五知身。六知眾。七知尊卑。有雲即七善法也。

七種聖財。

如未曾有經雲。一信信。二進進。三戒戒。四慚愧。五聞聞。六捨捨。七定慧。

三災。

小三災。人壽三十歲時。身長三尺。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人長二尺。疾疫災起。減至十歲時。人長一尺。刀兵災起。此出俱舍劫章。大三災者。因本經雲。大三災起時。有大黑風吹。使海水兩披。取日宮殿。置須彌半。安一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河渠流竭。久生大風。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大海竭。五日六日出。天下煙起。至七日出。天下洞然。上至梵天。火災之後。布大黑雲。周徧降雨。滴如車軸。復成世界。無數千歲。又水災時。其水漸漲至光音天。此水後滅。有大風起。鼓動波濤。起沫積聚。自然堅固。變成宮殿。七寶嚴飾。由此復成梵天。次第漸成四天下。依前建立。水災之後。其次久久。大毗嵐風至徧淨天。其風四布。吹諸天宮。使宮宮相拍。盡碎為末。直至天下諸大山王。互相岌峇碎為微塵。地下水盡。水下風盡。後還復雨。至果實天。風鼓波濤。起沫積聚。如前水災。仍舊建立。所以小三災損人民。大三災壞器界。人則生住異滅。器則成住壞空。

五濁。

一劫濁。約四濁假立其名。謂四濁增劇。聚在此時。二煩惱濁。五鈍使為體。三災為相。三眾生濁者。見慢果報立此假名。惡名穢稱為相。四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轉盛為相。五命濁者。連持色心為體。摧年減壽為相。

七難。

一火。二水。三羅剎。四王。五鬼。六枷鎖。七怨賊。名為七難。

八怖。

一怖煩惱。二怖死。三怖天魔。四怖無常。五怖苦。六怖空。七怖無我。八怖不淨。

八福田。

一孝順父母。二恭敬沙門。三平修險隘。四市開義井。五水路船橋。六給事病人。七救濟厄難。八設齋賑濟。此是世間八福田。出世八福田者。一深信諸佛。二依經法修。三遵師訓誡。四明解因果。五遠惡近善。六受佛戒律。七轉誦大乘。八參禪。

三輪體空。

能施之人。所施之法。受施之者。故曰三輪。若不住相。則三輪體空迴向已。主者即念伏以文。先舉楞嚴文殊選圓通偈雲。

見聞如幻翳(至)塵消覺圓淨。

見聞者。六根之首也。謂見聞覺知之六根。皆由前塵之所黏發。正眼看來。猶如幻翳。是以三界宛然空花。何則。以目有翳。妄見空花。翳病若除。何花之有。若能返聞自性。則聞根自復。一根既返源。六根同解脫。翳除塵消。覺心明淨。淨極光通。寂照含虗。返觀世間。猶如昨夢耳。

伏以真源湛寂(至)同圓種智。

文中無非發明眾生從真起妄。淪溺諸趣。故如來興慈運悲。特駕般若之航。普載迷流。俱登解脫之岸。返妄歸真。究竟成於無上菩提也。

三十六部鬼王。

光明疏問。雲何謂神。答。神者能也。大力能移山填壑。小力能隱顯變化。雲何曰鬼。婆沙論雲。鬼者畏也。虗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人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其命。神之與鬼。淨名疏雲。皆鬼道也。而有優劣之殊。麤分三品。細分九類。三品者。正理論雲。一無財。謂不得飲食。二少財。謂少得飲食。三多財。謂多得飲食。無財中分三。一臭口。二炬口。三針咽。少財中分三。一針毛。二臭毛。三大癭。多財分三。一得喫。二得時。三勢力。即藥叉羅剎毗舍遮等。所受富樂類於人天。彼皆人間一月。鬼為一日。壽五百歲。儒者鄭玄子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屍子雲。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三十六名者一波吒薜茘多。二婆羅門仙。三婆吒遠害大力。四若夜叉吉遮。五波羅剎食不淨。六飢虗食糞。七波吒富單那。八婆叉人吉遮。九婆羅多熱病。十阿附邪接傳送。十一波吒吉遮。十二毗陀羅多。十三若健陀羅。十四烏摩勒迦。十五阿跋摩羅。十六鳩槃茶羅。十七毗舍闍多。十八韋陀羅多。十九附物為怪。二十風行妖怪。二十一畜行精魅。二十二蟲成蠱毒。二十三瘟衰癘瘧。二十四陰昧幽視。二十五精明魍魎。二十六明靈役使。二十七阿利帝母。二十八食小兒精氣。二十九河海精魅。三十波吒食尿。三十一日月薄蝕。三十二波羅遮文茶。三十三婆吒食涎便。三十四波吒食濃涕。三十五婆吒食胎血。三十六婆吒摩羅。此乃鬼神中之王。能統領無量諸鬼。舉其主則部落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