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則 本來父母(省訪)

示眾雲。未生以前不有爺羹娘飯。劫空之際那消私事公酬。怕有疑情未決者莫惜唇皮。

舉僧問護國。如何是本來父母(高著眼看)。國雲頭不白者(莫錯認)。僧雲將何奉獻(薄批明月。細切清風)。國雲。殷勤無米飯。堂前不問親(將無做有豈費神思)。

師雲。空劫前時未兆身。了無名相寄雙親。非從養育彰玄德。豈假恩憐契本真。莫並乾坤聯世譜。休同考妣敘人倫。他家久證無生忍。何必區區問正因。昔有尼禮拜雲巖。巖曰汝爺在否。尼雲在。曰年多少。雲六十五。曰。汝有箇爺非年六十五。汝還知否。雲莫是恁麼來者。曰恁麼來者猶是兒孫。洞山代雲。直得不恁麼來者亦是兒孫。林泉道。證父攘羊。當仁不讓。護國雖答這僧頭不白者。大似明來暗謝智起惑亡。不墮偏方唯居正位。這僧不識好惡賣假孝順。又問將何奉獻。國雲。殷勤無米飯。堂前不問親。佛事人情一時周足。未審丹霞向甚麼處相見。頌曰。

出門遍界無知己(眼高四海)。入戶盈眸不見親(傍若無人)。虗室夜寒何所有(淨躶躶赤灑灑)。碧天明月頗為隣(問道方知)。

師雲。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雖雲遍界不曾藏。其奈通身無影像。其由歸家穩坐及盡今時。入戶盈眸二親莫覩。僧問石霜。咫尺之間為甚麼不覩師顏。霜雲我道遍界不曾藏。僧復問雪峰。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雲甚麼處不是石霜。天童拈雲。石霜雪峰相去多少。直是千裏萬裏。若有人問長蘆。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但向道甚麼處是石霜。恁麼看來。虗室夜寒更何所有。唯餘碧天明月端可為隣。到這裏。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還墮位。

第七十四則 西來的意(祖教)

示眾雲。天竺都來五步。太山隻重三斤。沒足石人親曾計較。無星鐵秤任便評量。有不信者三思然後再思可矣。

舉僧問荷玉慧禪師。如何是西來的的意(金烏東出。玉兔西沉)。玉雲不禮拜更待何時(傷嗟今古人。幾箇知恩德)。

師雲。石頭參同契道。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斯之的意何必重宣。這僧大似終日數十不知二五。那信物物頭頭堂堂獨露。莫不迷真執妄認奴作郎。甘受輪回虗生浪死。所以荷玉按牛頭喫草。嗔不知恩故雲不禮拜更待何時。可謂赤心片片知人少。覿麵堆堆覩者稀。要知至理一言。請問丹霞和尚。頌曰。

虗堂寂寂夜深寒(凍殺法身。清損漁父)。攜得瑤琴月下彈(清音無間斷。誰肯暫來聽)。不是知音徒側耳(枉費精神)。悲風流水豈相幹(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師雲。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雖則寒灰枯木一念萬年。明月堂前虗閑寬廓。寂兮寥兮肌生於粟。杳兮冥兮眼布於花。是故宗師深湣此輩。攜瑤琴於月下。整絃索於星前。休沐龍池探拔鳳沼。定金徽之遠近。理玉軫之幽微。節奏合宜吟猱得所。悲風流水乃琴操之佳名。洛浦離騷亦玄音之雅號。若非叡思凝神。端的徒勞側耳。未委何人達斯妙趣。伯牙與子期。不是閑相識。

第七十五則 阿育家風(家風)

示眾雲。富有萬德。樂不過身安。蕩無纖塵。喜不過無事。我衲僧家。懶修精進定。愛作吉祥眠。莫有知此況味者麼。

舉僧問阿育通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徤則經行困則眠)。育雲渾身不直五文錢(已太多生)。僧雲恁麼則太貧寒生(莫向言中取則)。育雲祖代如此(累及先宗)。僧雲如何施設(直須句外明宗)。育雲隨家豐儉(既能窮對副。必解掌門風)。

師舉香嚴智閑禪師雲。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無卓錐之地。今年和錐也無。林泉道。猶有這箇在。據香嚴恁般說道家門。若比阿育似乎更甚。於衲僧分上當合如是。所以道渾身不直五文錢。灌溪閑禪師頌雲。抖擻多年穿破衲。[監*毛]毶一片逐雲飛。拈來搭向肩頭上。也勝時人著錦衣。林泉道。少賣弄好。昔須菩提華房百寶。憍陳如弊服五錢。或曰迦葉波亦爾。乞食貧裏習糞掃衣。行頭陁行故如是也。這僧見恁麼道。不免隨言生解逐語分宗。識情礙塞。作可憐湣道太貧寒生。阿育便以本分事相為道。祖代如此。非是養子不及父家門一世衰。亦非舉條攀例敗辱門風。待要這僧向實際理地不受纖塵抄直處疾會。其奈轉生疑慮。審問根由道如何施設。阿育須索將無作有。打發這僧道隨家豐儉。可謂老作家手段終別。俗諺雲。待客不可不豐。治家不可不儉。豐儉合宜果能施設。還委悉麼。更窮須道搊搜字。爭肯教人下眼看。頌曰。

祖代家風沒一文(豈知〔皮被〕裹珍珠)。清貧終是更清貧(早是那堪)。著衣喫飯隨豐儉(要不悶依本分)。物物頭頭用最親(信手拈來無非恰好)。

師舉釋迦如來傳法偈雲。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所以道釋迦慳無物與人也。論至於斯何至五文。端的一文也無。龍牙居遁禪師頌雲。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此豈非清貧終是更清貧。汝但二六時中著衣喫飯。隨家豐儉甚生次第。不見道萬事信緣安樂法。不須費力強追求。若然則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若解如斯放下。不教塵境相謾。物物頭頭皆堪使用。恁麼看來且道有一文沒一文。把住放行全在我。拈來拋去更由誰。足知阿育能施設。美語甜言不皺眉。

第七十六則 四海晏清(對機)

示眾雲。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二障永斷六國安寧。子細看來由未勦絕。有了幹者麼。

舉僧問金峰誌禪師。四海晏清時如何(且莫無風起浪)。峰雲猶是堦下漢(舉頭盡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出門)。

師雲。撫州金峰玄明從誌禪師。嗣曹山。僧問如何是金峰正主。曰。此去鎮縣不遙。闍棃莫造次。雲何不道取。曰口如磉盤。林泉道。深談實相善說法要。又問千峰萬峰那箇是金峰。峰乃斫額。林泉道。遠觀不審。近覩分明。復問四海晏清時如何。汝豈不聞道皇道太平無忌諱。縱橫何處不風流。非止河清海晏其由國泰民安。六賊歸降四臣不昧。雖是一了百當。難逃萬別千差。皆不出乎建化玄門。安得不為堦下漢邪。汝還欲識至尊金容麼。東宮雖至的。不麵舜堯顏。寂寂簾垂處。丹墀費仰攀。頌曰。

四海煙塵已晏然(至道無為)。當軒明月照人寒(靜極光通達)。大功不賜將軍賞(聖情難測)。寶馬金槍頓懶觀(成而不處)。

師雲。這邊冷淡那畔相應。應須坐斷十方。莫使迷惑三界。不有纖毫堪介意。了無一法可當情。頓棄萬緣勦絕諸趣。何止四海煙塵晏然而已哉。直得回光返照擺手歸來。披透戶清風對當軒皓月。蕭條侵骨冷皎潔逼人寒。機盡功忘。控寶馬而孰能賞鑑。神疲意懶。擲金鏘而誰解觀瞻。堦下漢浪得其名。寰中旨豈容觸犯。莫有再敢當風者麼。若解塵中能作主。須知化外自來賓。

第七十七則 非思量處(對機)

示眾雲。口談辭喪。胸中空有五車書。心緣慮忘。言外不知三昧法。有會領略者麼。

舉僧問蜀州西禪禪師。如何是非思量處(勘破了也)。禪雲誰見虗空夜點頭(除是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