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性一閱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九則 依經解義(經教)
示眾雲。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隻如披沙揀金。還有不犯手勢的麼。
舉僧問同安。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此理如何(隻知口闊不覺舌長)。安雲。孤峰逈秀不掛煙蘿(低頭才擬議)。片月橫空白雲自異(鷂子過新羅)。
師雲。玉軸琅函擬破題。佛魔寧免立堦梯。止啼黃葉曾為喻。何必區區守悟迷。可惜情塵汩沒識浪漂沉。固閉玄關穿鑿解穽。向依經離經處狗囓枯骨。於佛冤魔說邊鷂過新羅。故來取覆同安。要達其中妙理。若非老婆心切。爭肯如斯與說。欲圖見性識心。不免多唇恃舌。所以向他道。孤峰逈秀不掛煙蘿。片月橫空白雲自異。隻如同安恁麼道。還解得這僧疑情麼。若也舌頭上無十字關。腳跟下無五色線。自然開口道著舉步踏著。方信佛本無冤魔本無說。著甚做依經解義。他幾曾離經一字。子細點檢將來。這僧大似驅雷捉電捕影追風。審空花濃淡論兔角短長。枉恁狐疑虗勞心力。是他同安優遊平易不共你忙。搖廣長舌出險崖句。任渠攀仰縱汝登臨。應須越格超宗莫使磕天撞地。還知麼。有心用處還應錯。無意看時卻宛然。頌曰。
雲自高飛水自流(彼此不相幹)。海天空濶漾虗舟(隨流方得妙)。夜深不向蘆灣宿(風力扶帆行不棹)。逈出中間與兩頭(笛聲喚月下滄洲)。
師雲。雲本無心出岫高飛遠颺而普廕群萌。水非有意興波駕險乘虗而令達彼岸。既恁海天空濶獨漾虗舟。當從花藏優遊頓拋浮世。休愁魔說莫結佛冤。不即不離兮性本如如。無增無減兮情非逸逸。運慈航於島嶼。撥短棹於蘆灣。既能不涉春秋。爭肯經停宿夜。這邊那畔不滯其蹤。內外中間匪留其跡。非止隨流得妙。況兼住岸不迷。塞斷狂瀾抉殘怒浪。放詞源之浩瀚。縱性水之澄渟。直饒絕點純清。未免天機漏泄。不必尋言逐句。應須捨妄歸真。休因一句隨他語。謾使千山走衲僧。
第七十則 問諸佛師(佛祖)
示眾雲。仰之彌高。誰識本來真麵目。鑽之彌堅。果難分訴此形容。有忍俊不禁欲承頭者麼。
舉僧問新羅雲住禪師。如何是諸佛師(誰敢呼名道字)。住雲文殊聳耳(驚動傍邊一箇人)。
師雲。洞山一日謂眾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說話分。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保福別雲。佛非。法眼別雲。方便呼為佛。林泉道。三人證龜成鼈。設使毗盧有師。有名呼不得。法身有主。無位可安排。況諸佛之師乎。此皆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據實而論也。新羅卻雲文殊聳耳。如人被罵。不甘者承頭。非止眼跳耳熱。其由內顫身搖不消勘辨根源。是實難以抵諱。文殊乃過去七佛之師。故恁答也。若便恁麼會去。休於言句內。埋沒祖師心。頌曰。
無相光中未兆身(形興未質)。清虗渺邈月為隣(大小明白)。一輪明月當軒照(隱而彌彰)。玉殿蕭蕭不見人(顯而不露)。
師雲。十四祖龍樹尊者得法後至南印土。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為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視之。祖曰。汝欲見性。先須除我慢。彼雲佛性大小。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回初心。祖於座上現自在身如滿月輪。一切眾唯聞法音不覩祖相。彼眾中有長者子名迦那提婆謂眾曰。識此相否。眾曰目所未覩安能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蓋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虗明。言訖輪相即隱。復居本座而說偈言。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彼聞偈已悉悟無生。若也於斯灑灑落落了了明明。丹霞頌意不言可知。隻如文殊聳耳合作麼生參究。心中多少事。那許外人知。
第七十一則 孤峰獨宿(殿堂)
示眾雲。言如劈竹心似直絃。不勞掉弄花唇。索甚之乎者也。揀易省易會處試請道看。
舉僧問雲居簡禪師。孤峰獨宿時如何(舒腳自由展腳自在)。居雲。九間僧堂裏不臥。誰教你孤峰獨宿(巧說不如直道)。
師雲。南康軍雲居道簡禪師。範陽人。久入先雲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務典司樵爨。以臘高堂中為第一座屬。先雲居將順寂。主事請問誰堪繼嗣。居曰堂中簡主事。雖承言意不在言。師謂令揀擇可當說法者。僉曰第二座可。然自備禮先請第一座。若謙讓即堅請第二座。師既密承受記略不辭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攝眾演法。主事等不愜素誌罔循規式。師察其情乃潛棄去。其夜安樂樹神號泣詰旦。主事大眾奔至麥莊悔過哀請歸院。眾聞空中連聲唱曰和尚來也。後僧問維摩豈不是金粟如來。曰是。雲為甚麼卻在釋迦會下聽法。曰他不爭人我。又問路逢猛虎時如何。曰。千人萬人不逢。為甚麼闍黎偏逢。又問孤峰獨宿時如何。曰。九間僧堂裏不臥。誰教你孤峯獨宿。雲居答話例皆如此。可謂佛法中迷卻多少人。世法中悟卻多少人。端的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若能恁麼直截會得。何必咬文嚼字究妙窮玄。合璧聯珠攢花簇錦。所以道眾生被解礙。菩薩未離覺。這僧大似賣弄孤危不立道方高。殊不知坐著白雲宗不妙。故雲居答處優遊平易。殊無艱難險阻之態。真所謂詩到平常處。方知格調高。怕伊不信。試問丹霞。頌曰。
法爾非修本十分(園同太虗無欠無餘)。平常酬答最分明(翻令所得遲)。雖然指出長安道(將謂吾辜負汝)。無柰遊人不肯行(誰知汝事負吾)。
師雲。當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不假修持本來成就。塵塵既爾法法皆然。正隨緣時當明不變。於成事處莫昧體空。方可二六時中平常合道道合平常。世法佛法打成一片。何必矜伐孤峰獨宿。怪他不來堂內高眠。為是當家人。故說知心話。隻恐邪街暗巷生客頭迷。便恁端然指出長安大道。可惜伶俜飄蕩四散。遊人不肯前行。唯圖倒褪。隻如不涉途程一句合作麼生道。塵埃滿麵君休笑。坐看爭名奪利人。
第七十二則 問本來心(心眼)
示眾雲。無影無形。非內非外。慶喜尚難尋覔。神光何處安排。有知下落者試來舉似。
舉僧問護國澄禪師。如何是本來心(一堂風冷淡。千古意分明)。國雲。犀因翫月紋生角。象被雷驚花入牙(休於言下覔。莫向句中求)。
師雲。隨州護國院淨果守澄禪師。上堂曰。諸方老宿盡在曲[彔*頁]木牀上為人。及至問著祖師西來意。未曾有一人當頭道著。時有人問。請和尚當頭道。曰。河北驢鳴。河南犬吠。林泉道。不是知音徒側耳。悲風流水豈相幹。僧又問如何是本來心。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亦非已滅。亦非未至。亦非空寂。子細看來。未舉念時遭八百。擬開口處隔三千。所以二祖道覓心了不可得。故護國以紋生角花入牙拈向麵前任伊定奪。據護國恁麼祗對。是本來心不是本來心。具眼者辨看。護國既能信手拈來。這僧理合全身擔荷。若非丹霞見義勇為。險不七古千年之成滯貨。頌曰。
三腳靈龜荒逕走(心心無間)。一枝瑞草亂峰垂(念念無差)。崑岡含玉山先潤(枉多蟲曰今麵上有色)。涼兔懷胎月未知(爭肯妄傳消息)。
師舉韶國師雲。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三腳靈龜荒逕走者。休便使心作倖費力追尋。一枝瑞草亂峰垂。枉了將心用心轉見病深。崑岡有玉山先潤。丹霞恁麼舉來。口是心苗無心不道。復雲涼兔懷胎月未知。他若知有卻成剩法。若以真妄妄生分別。更是遠之遠矣。不見道。有心用處還應錯。無意看時卻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