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蘅斜靠在矮幾上,一把烏黑的頭發長長的直拖到地毯上,光明可鑒,寬大的白袍下露出線條優美的脖頸和半截光滑雪白的肩膀,她也不去理那已經滑脫的袍子領口,懶洋洋地看著盤繞蜿蜒著金色花朵的羊毛地毯上自己細巧精細的腳踝,下邊是雪白晶瑩的腳趾,指甲上什麼都沒塗,粉紅剔透如珍珠,外頭蕉書端著洗臉盆進來,歎了口氣:“公主殿下,您怎麼又光著腳了,快快穿起鞋襪來,被劉嬤嬤看到可又要一頓嘮叨,還要連累奴婢們。”
阿蘅也不答話,看著蕉書放了銅盆,蹲下來替她穿了鞋襪,又上前來替她將袍子攏好,歎了口氣道:“公主晚上可要吃些什麼?才出了喪期,可要吃您最愛的魚湯?奴婢去禦膳房看看。”
阿蘅懶洋洋地搖了搖頭,站了起來,往妝台前仍是隨意地坐了下來,看著鏡台裏那水光瀲灩、顧盼生煙的一雙眼睛發呆,明華長公主獨孤蘅,大寰朝建元帝獨孤晟唯一的胞妹,年方十四,肌膚勝雪,秀靨長眉,正是最好的時光,並且可以預料還可以保持這般驚人的美許多年。
她怔怔地看著明鏡裏頭的美人繼續發呆起來,明華公主其實並不是隆福太後的親生女兒,甚至血緣全無。當時獨孤家仍未登基,那次灌陽城失守,獨孤晟的父親獨孤亮便是死於那次戰役,獨孤晟護著母親和新婚妻子連夜敗逃,與家將失散,躲避於農家,隆福太後當時身懷六甲九個月待產,經不住顛簸,在破敗農家中產女,卻是生下來個死胎,獨孤晟擔心母親蘇醒後過於傷心,恰巧妻子在路邊拾了個棄嬰,便索性掩埋了死胎,將之當成太後產下的親女。
事實也證明,若不是有這個嗷嗷待哺的女嬰,隆福太後醒來後便要殉了丈夫了,她也是個苦命的,丈夫被誣造反,不得不當真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娘家幾乎被牽連屠盡,而自己的長子也死於征戰中,接著便是丈夫的戰死,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她一夜之間白頭,要不是還有獨孤晟和獨孤蘅在,她當時必然就要崩潰了。
那天夜裏,因為和家將失散,替隆福太後接生的,唯有獨孤晟當時的妻子,剛剛死去的孝義皇後崔華儀了,也因此此事一直密不透風,便是隆福太後也一點不知,而孝義皇後死去後,這世上知道此事的,隻剩下獨孤晟一人而已。
而身為事件主角的阿蘅知道這事,卻是因為,這每一寸肌膚都顯示著鮮嫩年輕的身體裏,卻是已經悄沒聲息地換了靈魂,變成了剛剛死去三個月的三十四歲的孝義皇後的靈魂。
荒唐?滑稽?天命?接受這個事實已經三天,她終於可以直視鏡中的明華公主,接受了自己從相貌平平年華老去的崔華儀搖身一變,變成了豆蔻年華明華長公主獨孤蘅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