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2)

“有智鑒,好書史;饒膽智,善騎射。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愛,母儀天下,慈德昭彰”阿蘅看著這據說是獨孤晟親自撰寫的悼後詔文,微微地笑了,自己兢兢業業,小心謹慎,換得他這一句話,也算功德圓滿了。

崔華儀嫁給獨孤晟的時候,已經二十歲,這作為一名未嫁女子,已是年紀駭人,然而居然未嫁,據說是江北崔家早年得了卜卦先生說她“坤載萬物”的預言,於是藏之閨中,終於等到了貴人,據史書上記載,崔方平將軍一見獨孤晟儀表俊偉、鳳表龍姿,大喜曰:真吾婿也!於是將女許之,果然母儀天下,貴不可言。

當然這都是扯淡,事實是崔華儀自幼喪母,與兄弟混跡邊關,不嫻閨訓,相貌平平,崔將軍又忙於邊疆之事,不曾續弦,無人主持內宅中饋,無人教養女兒,結果高不成低不就,將唯一女兒的年齡生生拖大了,最後獨孤家前來勸說聯盟的時候,崔將軍看到年方十六的獨孤晟,人才出眾,一見大喜,不顧他們之間的懸殊年齡差距,半威逼半強製的,成功將滯留閨中的女兒嫁了出去。

得了崔家的兵力襄助,獨孤家廓清大江南北,一路披荊斬棘,經曆了多少波詭雲譎,浴血奮戰,崔華儀親眼看著那薄唇銳眼的少年,猶如林間的竹筍在殘酷風雨中穿雲劈風,長成一竿百折不撓孤標秀挺的帝王竹,平定了天下,以大寰朝開國之君的身份登上了帝位。

而她也水漲船高,成為了建元帝的開國元後,歸於深宮中,主持六宮事務,仁厚賢德,結果因為從前連年奔波虧了身子,才當了皇後三年不到,連一個子嗣都沒留下,便撒手人寰。

據說建元帝對這位患難與共的元後的逝去哀慟不已,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宮裏的服侍皇上的宮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若不是崔華儀死之前還是處子之身,阿蘅幾乎都要信了。

阿蘅懶懶拿起玉梳,輕輕一手挽起頭發,梳了起來,頭發又黑又長,軟而細密,是用茶籽、迷迭香籽研碎了熬出露水精心養護出來的,可要好好愛惜,纖纖玉手上如雪如玉,和從前充滿薄繭的手心完全不同,這是上天補償她的年輕的身子啊,怎麼可以不好好珍惜呢?從桎梏了她半生的牢籠中走了出來,她如夢方醒,喜不自禁,至於原來的阿蘅去哪裏了,她無從追尋,也就順安天命。

也許十四年前,她從路邊看到這個女嬰,將她撿起來帶回去的時候,這一切,都早已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