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多語種《國際共產雜誌》問世(1 / 1)

2009年12月1日,《國際共產雜誌》出版了創刊號。該雜誌是在各國共產黨刊物和組織的倡議下創辦的,其總部設在希臘雅典,有英語、俄語、西班牙語三種語言的版本。

該雜誌的編委會由來自比利時、希臘、匈牙利、立陶宛、盧森堡、墨西哥、西班牙、俄羅斯、土耳其和委內瑞拉等國家的共產黨刊物代表組成。

對於這一新雜誌的宗旨和目標,編委會這樣描述:“《國際共產雜誌》的問世表明了在一係列基本理論和意識形態事務中持相同立場的共產黨雜誌之間展開合作的需要。這一需要在評估蘇聯和中東歐國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倒退的過程中逐步成熟,同時也是由在現代階級鬥爭發展過程中,共產主義運動必須麵對的一些事務所決定的。”

編委會認為,必須實現共產主義運動在馬列主義基礎上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團結,捍衛國際工人階級建設社會主義的曆史嚐試所取得的成果,對失敗及其原因形成統一的看法。

因此,共產黨必須加強各刊物之間理論層麵上的合作。“我們不要忘記,形成一個革命政黨的主要條件就是掌握革命理論。”

該雜誌遵循馬列主義的傳統,是一份具有鮮明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色彩的刊物。編委會說:“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對資本主義和階級鬥爭問題的現代發展進行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分析,從而為馬列主義的普及和發展作出貢獻。我們認為,堅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的馬列主義方向是共產主義運動重組必不可少的條件。”據悉,該雜誌除了向以上國家發行以外,也準備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和有社會主義政黨的國家發行。此外,該雜誌還將建立自己的多語種網站,網站名稱也可能是“國際共產雜誌”。

古巴為卡斯特羅爭和平獎

2009年底,經常發表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署名文章《菲德爾同誌的思考》的古巴政府網站“古巴辯論”,發起了要求將2010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卡斯特羅的活動。

“古巴辯論”網站發表的一份文件指出,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古巴在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實踐提供了寶貴經驗,這些使這位古巴革命領袖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該網站號召網民留下簽名,以示對這份文件的支持。

“古巴辯論”網站在文件中指出,卡斯特羅是在美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封鎖下帶領古巴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並取得如此成就的,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

該網站稱,這份文件目前已得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網民的支持。

網站還公布了一份約200人的支持者名單。

自2006年7月移交領導權後,卡斯特羅經常以《菲德爾同誌的思考》為題發表署名文章,對國際和國內重大問題發表看法。2009年8月,古巴官方出版社還出版了《菲德爾·卡斯特羅思想辭典》一書。

(商若男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