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出版行業而言,近幾年是“多事之秋”,出版危機繼續加深。在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籠罩下,不僅日本經濟不景氣,而且對持續下滑的日本出版行業來說,此次危機更是雪上加霜。出版銷售總額跌破2萬億日元大關,印刷行業對出版行業展開兼並收購,穀歌公司的搜索引擎打亂了日本電子圖書的發展計劃,日本亞馬遜網上書店(以下簡稱“日本亞馬遜”)使再銷售製度岌岌可危……日本出版界感到了空前的危機,而其中的中小出版社、中小圖書交易批發公司和中小書店,更有隨時倒閉的危機感。作為出版行業中小業者代言人之一的日本出版流通對策協議會(以下簡稱“流對協”)站出來,與中小業者一起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抗爭。
出版“蛋糕”再縮水
據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調查統計顯示,2009年日本出版銷售總額(銷售總收入)為1.9356萬億日元,與2008年相比減少4.1%。除了因為日文版“哈利·波特”係列書的暢銷使得2004年的銷售總額為正增長以外,從1997年到2009年,已是連續12年負增長,下滑勢頭無法遏製。1996年1.9310萬億日元的圖書銷售額,為二戰以後的最高峰;2009年圖書銷售額為0.8492萬億日元,與1996年相比減少4.4%。2009年的圖書退貨率為40.6%,與2008年相比增加0.5%。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從1953年開始進行出版統計,據該所的統計,1998年的圖書退貨率為41%,這就是說,2009年的圖書退貨率是僅次於1998年的第二高退貨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社、書店大量破產倒閉。2009年,負債在1000萬日元以上而破產倒閉的出版社達到57家,負債金額合計200億日元,創下日本出版史上最差的紀錄。出版社的數量也從4000多家減少到3970多家。2009年,日本破產倒閉的書店為953家,新開辦書店的數量大大下降,全國書店的總數量繼續呈減少趨勢。
兼並與壟斷同行
對於日本出版行業來說,2009年也是“兼並重組之年”。
大日本印刷公司著手組建編印發“一條龍”集團。這個集團裏,在日本書店排名失去頭把交椅的丸善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1016億日元;在日本書店排名第4的文教堂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513億日元;在日本書店排名第5的準瓜堂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405億日元;在日本書店排名第6的圖書休閑公司,2009年的銷售額為372億日元;TRC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324億日元。這些書店的銷售額加在一起,約占出版行業銷售總額的12%。
不甘示弱的日販,加緊組建以書店為子公司的發行集團。在這個集團裏,在日本書店排名第13的利布羅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227億日元;在日本書店排名第17的精文館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176億日元;在日本書店排名第27的積文館書店,2009年的銷售額為79億日元。再加上閱讀朗誦書店、圖書休閑探索書店、今仁書店、多田屋書店、昂書店等的銷售額,合計接近600億日元。
目前,日本出版物發行市場的格局是:位居第1的大日本印刷公司書店集團,出版(圖書和雜誌)銷售額為2630億日元,占日本出版銷售總額的12%;位居第2的日本亞馬遜網上書店,出版銷售額為1200億日元,占日本出版銷售總額的8%;位居第3的紀伊國屋書店,出版銷售額為1173億日元,占日本出版銷售總額的5%。以上三者合計占日本出版銷售總額的23%。位居第4的日販書店集團,出版銷售額為600億日元;位居第5的有鄰堂書店,出版銷售額為534億日元。以上五者合計占日本出版銷售總額的28%。
根據以上情況不難做出判斷,日本書店的“傳統領地”,除了紀伊國屋書店和有鄰堂書店還能立足以外,事實上已被印刷資本、互聯網書店、大牌圖書交易批發公司的子公司占據。
與“兼並”同行的“壟斷”,也在出版行業日益顯現出其“威力”來。2010年,大日本印刷公司書店集團裏的TRC書店,把進貨賬戶變更在日販名下,這進一步確立了日販在出版物交易批發上的壟斷地位。壟斷不僅表現在出版物交易批發的“脈搏”,掌握在日販及東販手中,而且還表現在:出版物中的IC磁條隻能使用大日本印刷公司或凸版印刷公司的產品,CCC小型無人管理商店集團大量發放顧客優惠卡,大型連鎖書店憑借“百分點卡”任意打折銷售圖書,新書書店同時出售二手書和新出版的圖書……
亞馬遜禮品券“兵不血刃”
來自美國的日本亞馬遜,經過10年奮鬥,已在日本書店行業排名第2,銷售額達到2500億日元。其中,圖書雜誌的銷售額為1200億日元(和書的銷售額為1000億日元),占日本國內圖書雜誌銷售總額的8%;專業書銷售額所占份額由2008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20%。截至2009年底,與日本亞馬遜直接交易的出版社,已經達到1550家。2010年以來,更多的出版社主動拜訪日本亞馬遜,要求與之直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