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再銷售製向亞馬遜網上書店“折”腰?(1 / 2)

美國亞馬遜網上書店在2000年前後登陸日本,開設了日本亞馬遜網上書店(以下簡稱“日本亞馬遜”)。在起步之初,打算以“低價、傾銷”為發展模式的日本亞馬遜,就在以“定價銷售製”為核心的再銷售製(“再販製”)麵前遭受挫折。在一邊冷眼旁觀的日本傳統出版界,甚至產生了日本亞馬遜“能存活多久”的疑問。然而,日本亞馬遜“入鄉隨俗”,及時調整自身,在再銷售製的框架內,率先響應靜山社以買斷銷售製發行銷售“哈利·波特”係列書的要求,從而掀開了這套係列書在日本暢銷10年的序幕,日本亞馬遜也從此站穩了腳跟。2009年,日本亞馬遜事實上再次挑戰再銷售製,成為日本出版行業關注的焦點。

金融危機助日本亞馬遜逆勢而上

2009年,日本亞馬遜的銷售額達到2500億日元,這與在日本實體書店中排名第二的紀伊國屋書店的銷售額相同。然而,由於日本亞馬遜大多是直接從出版社進貨,店社之間實行買斷製,即隻有發貨沒有退貨;同時其銷售既麵對個體讀者又麵對實體書店,買賣雙方是現金交易;此外其貨物都存放在自家修建的倉庫裏,成本由此大大降低。所以,盡管同樣是2500億日元的銷售額,日本亞馬遜的毛利率要比紀伊國屋書店高得多。

有關專家指出,按照日本亞馬遜的銷售增長速度,在2011年或2012年就將趕上或超過銷售額接近2900億日元、在日本實體書店中排名第一的丸善書店。

在日本亞馬遜2500億日元的銷售額中,圖書、雜誌的銷售額約為1200億日元,和書(日本原創古典書籍的一部分,比如《日本古事記》等——編譯者注)的銷售額約為1000億日元,還有300億日元的銷售額來自其他文化產品。

日本亞馬遜作為互聯網書店,充滿美國式的張揚與豪放,其發展勢頭從一開始就咄咄逼人。在自身的銷售體係初具規模以後,便著手修建大型倉庫。2005年前後,市川鹽浜倉庫竣工並投入使用。市川鹽浜倉庫的建築麵積為62300平方米(相當於18800坪)。2009年8月,日本亞馬遜又在堺市啟用了新修建的比市川鹽浜倉庫更大的倉庫。

在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不利條件下,日本亞馬遜的銷售額居然與紀伊國屋書店的銷售額並駕齊驅,這已經讓日本出版界瞠目結舌;而在其啟用現代化的大倉庫以後,配送貨物的效率進一步提高,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在網上購書,就更讓日本出版界不敢小看這個“外來和尚”。在日本出版界看來,由美國“牛仔”駕馭的這匹美國快“馬”,既不“亞”於也不“遜”色於日本本土“馬”,其在日本列島縱橫馳騁10年有餘,給人們以漸入佳境的感覺。

比如,日本亞馬遜配送圖書的速度可以用“快得驚人”來形容。最快的時候,讀者頭一天預訂圖書,第二天就可以拿到圖書。又如,日本亞馬遜在向讀者收取送貨費方麵,也表現出了靈活性。如果讀者購買的圖書超過1500日元,就免收送貨費,即無償送貨。對於讀者來說,這種圖書的“宅配”(送貨上門)方式既方便又經濟,何樂而不為呢?2009年,除了單行本漫畫書、連環漫畫(係列)書、大眾小說書在日本亞馬遜的銷售額繼續上升以外,據中小專業書出版社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些出版社的專業書在日本亞馬遜的銷售額也直線上升,遠遠超過其在圖書交易批發公司到實體書店渠道的銷售額。網上書店從專業出版社進貨敢於買斷,其零售能夠增加銷售量,並開始打破“專業書銷售難”的困境,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現象。這種變化也吸引了大型專業出版社的注意力,很多出版開始主動找日本亞馬遜洽談社。同時,這也增加了專門在進貨、發貨、退貨環節“吃折扣飯”的東販、日販的危機感。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