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法國作者和出版商與美國網絡巨頭穀歌公司因為穀歌開展的在線圖書業務而對簿公堂。此前穀歌提出通過網絡開展圖書的在線閱讀和銷售業務計劃,法國出版界曾針對此計劃向司法界提出申訴,而這項反對提案經過3年時間終於進入審判程序。
“我們需要在具備可靠法律依據的前提下與穀歌公司打交道”,德沙雷特·馬帝尼耶說。以他名字命名的出版集團控製著塞伊出版社,該出版社在2006年7月表達了對穀歌法國和穀歌公司的不滿。
有著來自法國出版協會530個成員和法國文學家協會作者的支持,原告一方將以穀歌2005年在沒有取得出版機構或作者相關授權的情況下就開始大規模地進行圖書數字化並上傳網絡的行為,作為與穀歌進行法庭辯論的關鍵。
“在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你的作品就被任意地數字化並在網上廣泛傳播,這實在令人無法接受。”馬帝尼耶對法新社說道。他公布了這樣的統計數字:合計共有4000部已經由馬帝尼耶出版集團出版過的作品,在未取得他授權的情況下被穀歌數字化後上傳到網絡。
法國出版協會估計大約有10萬種法語書籍被穀歌數字化為在線文檔供讀者瀏覽,而這些書籍仍然處於版權保護的狀態之中。
自從2009年8月份穀歌與法國國家圖書館之間的談判公布之後,針對2005年穀歌圖書搜索引擎計劃的爭議在法國的影響和反應尤為強烈。因為作品本身蘊涵巨大的價值,穀歌運用其自身技術,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將這些作品數字化的行為引發了關於版權保護的運動風暴。
在2009年11月的時候,法國政府就反對穀歌想要創建世界最大數字化圖書館和在線書店的計劃,並認為穀歌的做法既不符合《知識產權保護法》,也與《商品競爭法》產生衝突,並且對文化多樣性構成了威脅。
在向美國紐約法院提交的申訴報告中,法國文化部對穀歌圖書計劃的合法性問題提出質疑。報告認為穀歌的行為損害了法國作者的權益。穀歌對此做出回應,把所有在歐洲銷售的書籍從美國在線市場移除,而其網站上提供的數以百萬計的電子書籍的實體版本如今在美國市場已經成為絕版。穀歌法國則這樣重申道:“我們的目標是在尊重和保護作者權益的前提下,為數百萬已經脫銷或者難於尋覓的書籍注入活力,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目前在巴黎進行的這場訴訟,就如當時穀歌與美國的作者和出版商那樣,各方達成協議,同意回到談判桌上重新商討和修正法律上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方案是否能夠解決問題則飽受爭議。
美國司法部曾經評論穀歌的圖書瀏覽計劃“有可能讓那些現在已經‘離線’,沒有發揮其作用的數以百萬計的作品重獲新生”。但與此同時,其評論中也提到了現行模式下的版權保護和反壟斷問題。
一些作者和出版商曾於2005年對加州山景城的穀歌公司提起訴訟,雙方在2008年針對這起版權侵害案最終達成協議。根據此項解決方案,穀歌同意支付1.25億美元用於解決日益突出的版權投訴問題,並建立一個獨立的“圖書版權登記”製度,這意味著穀歌會從銷售業績和廣告收入中抽取資金,用以向那些授權許可自己作品被數字化的作者支付酬勞。
但是包括微軟、亞馬遜網站和雅虎在內的知名公司,法德兩國政府,以及隱私權保護者、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等社會團體,紛紛發表了反對穀歌此項計劃的聲明。
美國司法部提出幾項反對穀歌圖書數字化方案的意見。美國司法部在意見中首先提到,這項圖書計劃無疑在所謂的“孤本書”方麵,會給予穀歌極大的特權。而“孤本書”的情況,要麼是其版權所有者通常難以找到,要麼是版權歸屬於境外的持有者,在保護版權方麵存在極大漏洞。美國司法部還提議為那些未知的版權所有者提供保護,並且幫助外國的作者和出版者解決版權方麵的顧慮。除此之外,司法部還提議設立一個機製,可以使穀歌的競爭對手能夠獲得與其同樣的圖書收集渠道,以保證競爭的公平。
(焦國虎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