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塞內加爾裔黑人女作家瑪麗·恩迪亞耶以其小說《三個堅強的女人》(Trois femmes puissantes)榮獲2009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該書由法國加利瑪爾出版社(Gallimard)出版。恩迪亞耶是1998年以來首位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女作家,也是1903年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榮譽的黑人女作家。小說《三個堅強的女人》於2009年8月出版後大獲成功,已經再版了10次,發行量高達140萬冊。這也是法國自2006年以來,榮獲龔古爾文學獎的小說第一次進入全國暢銷小說排行榜前10名。2010年《三個堅強的女人》袖珍版問世後,銷售量繼續攀升,有望到年末繼續入選2010年法國暢銷小說排行榜前10名。
恩迪亞耶1967年6月4日出生在法國盧瓦雷省皮蒂維埃市,父親是塞內加爾人,母親是法國人。在恩迪亞耶不足一歲的時候,父親隻身離開法國回到了塞內加爾。恩迪亞耶由教授自然科學的母親一手帶大。如同其他大多數孩子一樣,恩迪亞耶的童年普通平常,但是學習成績突出。和她哥哥截然不同(恩迪亞耶的哥哥一直就讀師範學校,現在是曆史老師),恩迪亞耶不希望長時間在學校上課,從小就喜歡寫作,立誌長大當一名作家。“全力以赴成為作家”對於恩迪亞耶來講不是空洞的願望,而是青年時代的具體行動。12歲時,恩迪亞耶開始寫作。1985年,在她17歲那年,恩迪亞耶撰寫完成了第一部書稿,並將書稿寄給法國著名出版社——子夜出版社(Minuit)的社長熱羅姆·蘭東(Jeroome Lindon,1925—2001)。社長和編輯被恩迪亞耶的文筆深深打動,決定立即出版。恩迪亞耶的處女作命名為《至於遠大前程》(Quant au riche avenir)。恩迪亞耶在第一本書發表後收到了許多讀者來信,其中包括後來成為她丈夫的作家讓—伊夫·桑德雷(Jean-Yves Cendrey)。
第一部小說取得成功後,恩迪亞耶筆耕不輟。迄今,恩迪亞耶已經發表了12部小說、6部戲劇和2部少兒文學。人們在閱讀她的作品時常常被作者奇特的創作靈感和美妙的語言打動,特別是被書中描述的那些光怪離奇的場景所震撼。
2001年,恩迪亞耶的小說《羅西·卡爾普》(Rosie Carpe)榮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Prix Femina)。獲獎之後,該書的銷售量從1萬冊猛增到8萬冊。
而恩迪亞耶於2003年發表的戲劇《爸爸該吃了》被遴選為法蘭西劇院保留劇目,她也成為唯一享受此殊榮的法國在世女作家。2007年,恩迪亞耶全家移居柏林。或許正是遠離法國後,她才在第12部小說《三個堅強的女人》中找回已經久別的法國和塞內加爾。2009年,恩迪亞耶還與法國女導演克萊爾·德尼合寫了電影劇本《白色物質》(White Material),無獨有偶,故事也發生在非洲。
小說《三個堅強的女人》由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講述了諾拉、芳達和卡迪·當巴三名塞內加爾女子在家庭、愛情和移民方麵的不幸遭遇,以及她們為維護自身尊嚴而進行的不懈努力。諾拉是律師,38歲時到非洲探望幼時遺棄她的父親,發現父親已經變成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父親讓她回來的目的是為犯下殺人罪的弟弟辯護。芳達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卡爾教法語,但她不得不與丈夫魯達去法國生活,然而魯達卻不能給她富足快樂的生活。卡迪·當巴是個寡婦,沒有錢,打算投奔在法國生活的表妹芳達。《三個堅強的女人》與其說是禮讚,還不如說是反諷。
作者以華麗而冷眼的獨特筆調,刻畫三個女人輾轉於各種角色時所遭遇的羞辱,勾勒出歐洲和非洲兩個大陸之間愛恨交織的文化衝突。
2009年恩迪亞耶榮獲龔古爾文學獎後表示,這次獲獎是對她25年堅持不懈創作的褒獎。她希望這次獲獎能夠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非洲婦女的曆史。
(於平安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