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法國都要在巴黎凡爾賽門舉辦一屆圖書沙龍。2010年3月26日至31日巴黎圖書沙龍迎來了30周年。雖然法國經濟目前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尚未複蘇,但第30屆巴黎圖書沙龍取得了圓滿成功,約有19萬人次前往參觀購書,這充分說明法國圖書出版業風景獨好,紙介質圖書充滿活力。書展期間舉辦的各類主題研討會和辯論會也同樣引人關注。根據GfK消費調研集團調查結果顯示,盡管金融危機涉及諸多行業,但2009年法國圖書的銷售額高達42億歐元,比2008年增加了3.9%。法國圖書出版業之所以能夠保持活力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第一,在所有娛樂活動中圖書依然是最廉價的文化產品。目前法國平均書價為10.9歐元。在金融危機時期,法國出版商抓住時機出版了許多關於經濟的圖書,並根據市場行情調整書價,以質優價廉的圖書滿足讀者的需求。除此之外,法國出版商還考慮到讀者青睞暢銷書,重點出版了某些暢銷書。比如,法國阿歇特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美國女作家斯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撰寫的係列圖書《暮光之城》(Twilight),銷售量高達250萬冊。法國南方行動出版社(Actes Sud)出版了瑞典作家斯泰格·拉爾森(Stieg Larsson)撰寫的《千禧年》(Millenium),銷售量為140萬冊。
第二,為保證行業業績,法國許多出版社相應調整了出版計劃。根據法國全國出版協會(Syndicat Nationaldel'Edition)的統計,2008年法國出版200種及200種以上圖書的出版社共有81家。根據法國國家圖書中心(Centre Nationaldu Livre)的統計,2008年法國共出版了63601種新書。
第三,隨著高新科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法國圖書出版業逐步適應數字環境對紙介質圖書的挑戰。根據2010年3月法國《費加羅報》與Opinion way研究所就法國人閱讀紙介質書和電子書情況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22%的法國人表示今後會在網上看書或閱讀電子書,但70%以上的人仍會閱讀紙介質圖書。在未來的7年,法國電子書占全部圖書市場的比例將會提高到10%—15%。
(於平安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