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團體操成套動作的創編
團體操是具有時間和空間要素的立體性藝術展示,團體操成套動作的創編不是單個動作的羅列,而是動作間的有機聯係、和諧統一。它要求學生在完成各類動作的同時,借助在場上的移動和變化,顯示出流動、多變而清晰的隊形圖案,以此展現團體操隆重、熱烈、喜慶的藝術效果。
根據音樂旋律創編
(1)確定主體動作
成套動作的創編是在確定了主題、表演方案、音樂和參加人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創編時首先應反複聆聽團體操成套音樂,分析音樂的結構及每段的樂調、並設想每一段音樂適合做的動作類型,以及隊列隊形等。在此基礎上,根據流的性質確定配套的主體動作。
(2)節奏樂調吻合
根據音樂的旋律,將成套動作大致分成若幹段,逐段根據樂曲的旋律、節奏和強弱節拍來編排單個動作、聯合動作及動作之間的連接,使每一個音符都有適當的動作去配合,使動作與音樂的性質、節奏和樂調相吻合。
(3)創作動作高潮
在分段編排中要特別注意對主旋律和效果性較強的音樂段的努力推敲,要用典型的、突出的動作來體現,使它成為整套團體操的高潮,成為整部團體操的精華。高潮的常用表現手法有大幅度的隊形流動、翻浪、穿插跑動、造型組字等,使動作與音樂的節奏絲絲入扣。
高潮安排恰當合理
(1)動作要均衡性
團體操在具體編排時,多采用分段編排的方法。注意在一場操中主體動作分布的均衡性,以及路線的多樣性,構建好團體操的整體框架。
(2)掌握高潮時機
在創編成套動作時,高潮的安排要恰當、合理。團體操的高潮部分,是點明主題的關鍵所在,也是團體操最精彩之處,高潮出現的時機與分量的輕重,會直接影響團體操的效果。通常在每場操中一個段落結束時,形成一個小高潮,團體操的結束段是大高潮。一部團體操最後的高潮應調動一切藝術手段,即動作、隊形、圖案、道具、音樂等,傾全力打造壯觀的場麵。
注意方案可操作性
(1)藝術性服從操作性
由於參加人數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編排時不僅要考慮表演方案的藝術性,同時必須對方案的可操作性給予足夠的重視。
(2)動作適應學生操作
實踐證明,大型團體操表演主要應從整體上考慮,重視大效果,對小巧動作和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細膩複雜動作應盡量少作,否則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從而難以達到預想的表演效果。
著重表現動作技巧
(1)單場團體操表演
對於中小學常采用的單場團體操表演,可不安排主題隊形圖案,大調動的進場與退場,以及複雜的隊形變化,應著重於表現動作的技巧。
(2)為排練提供便利
編排隊形變化時,還要考慮年級、班級或小組之間的集體調動,為排練提供便利條件。
(3)要反複推敲完善
團體操的動作和隊形相互結合,構成完整的表演內容。成套動作創編完成後,應對動作路線、動作方向、動作幅度、動作與音樂的配合、場地使用、空間和時間的節奏變化等反複推敲,進一步完善,使之達到最佳表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