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團體操的組織方法

加強協作精神培養

(1)協調一致

團體操的完成,牽涉到幾十、上百,甚至上千人的協同配合,它是一個高度統一、整齊、協調、流暢的整體。一個整齊的動作,一次複雜的隊形變化、一幅美麗的圖案,都要求所有表演者在特定的時間裏,同時定格在特定的空間位置,所有動作都要環環相扣,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哪怕是個人小小的動作失誤,都會有損於畫麵的美感和動作的和諧。

(2)標準極高

每個動作,每個隊形的完成,都經曆了由不會到會、由會到好、由粗枝大葉到盡善盡美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正是協作能力得到升華的過程。因此,團體操要求每一個表演者都必須有高度的整體觀念和團隊意識,把個人動作與團隊動作緊緊相連,做到步調一致、整齊劃一,它體現在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完美,進而彙集成大畫麵的完美。

(3)培養精神

在組織排練團體操時,應充分利用團體操的特點,在排練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協作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這種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也將使團體操的訓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規劃安排排練進度

(1)切實可行排練計劃

學校運動會上表演的團體操,通常在訓練時間短,訓練場地有限,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年級和班級,訓練時間難以統一安排。這就要求組織者根據各自學校的具體條件和團體操的任務量等因素進行統籌考慮,製訂出切實可行的團體操排練計劃,使排練工作有步驟地進行。

(2)實行化整為零排練

團體操的規模決定了表演人數的多寡,規模越大,涉及參與組織排練的人員越多。由於學校可用於團體操排練的整段時間非常有限,因此通常采用分段、分片、分場次,由不同負責人各自組織表演人員分別練習的方式進行排練,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練。

(3)排練計劃落實人頭

要使分割開的各個團體操片段保質保量按計劃進花並按期合練,也必須嚴格規劃團體排練進度,並提前通知到每個負責人,使他們對排練的時效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按進度組織好分練,為合練奠定基礎。排練進度中通常應包括基本動作排練完成時間,進退場排練完成時間一,隊形圖案變化完成時間,以及合練預演時間等。對於各場次而言,還可以根據周進度安排。製訂相應的、更為細致的、具體到每一次練習的進度安排。

重點培訓技術骨幹

(1)培養排練骨幹力量

團體操的訓練工作是繁重而複雜的。麵對眾多的表演者和多樣化的隊形、圖形變換,僅僅依靠少數參與創編的教師手把手單獨訓練學生,既費時費力又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開始全麵排練之前,根據表演人數、內容、基本隊形及隊形變化的路線和方法等因素,培訓一定數量的技術骨幹是非常必要。首先在參加表演的年級、班級的班主任、任課教師中培訓一批教練員,再通邊做練員去培訓一批學生骨幹。

(2)要用骨幹帶動示範

在每次訓練前對骨幹進行先期培訓,要求骨幹先行一步,使其提前掌握訓練的內容,明確每一個隊形變化的方法與步驟、每一段舞蹈的動作和要求。這樣在全體人員投入訓練時,把經過培訓的教練和學生骨幹安排到已分好的各個小組中去分別施教,骨幹就可以分頭帶領自己負責的小組進行訓練,並在人群中的關鍵位置做示範,以少數來帶動多數,既提高了訓練效率,又解決了中小學場地不能滿足全體團體操表演人員同時進行訓練的問題。如此以來,既充分發揮了骨幹的作用,又能在較短的訓練時間內完成訓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