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競賽製度、編排與成績

競賽製度是參賽的各隊間如何進行比賽的方法。選擇和確定競賽方法應根據比賽的目的任務、競賽時間的長短、參賽隊的多少及場地設備等情況來決定。排球比賽經常采用的競賽製度有循環製、淘汰製、混合製和佩奇製。

循環製

循環製是參賽的各隊,在整個競賽或小組賽中彼此都有相遇的機會。這種方法能較合理地確定參賽隊的名次,也能使各隊有較全麵的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循環製又分為單循環、雙循環和分組循環三種。

1單循環

單循環是各參賽隊在整個競賽中彼此相遇一次,一般是在參賽隊不多、比賽時間充足時采用。

(1)比賽的輪數和場數的計算

①比賽輪數:在循環賽中,各隊都參加完一場比賽即為一輪。

參賽隊數為單數時,比賽輪數等於隊數。如5個隊參加比賽,則比賽輪數為五輪。

參賽隊數為雙數時,比賽輪數等於隊數減一。如6個隊參加比賽,則比賽輪數為五輪。

②比賽場數:單循環比賽的場數可用下麵的公式進行計算:

比賽場數=隊數(隊數-1)2

如6個或7個隊參加賽,則比賽場數為:

6(6-1)2=15場(7(7-1)2)=21場

(2)編排方法

①“貝格爾”編排法

從1985年起,世界性排球比賽多采用“貝格爾”編排法。目前我國正式比賽也多采用此種方法進行編排。其優點是單數隊參賽時可避免第二輪的輪空隊從第四輪起每場都與前一輪的輪空隊比賽的不合理現象。

采用貝格爾編排法,編排時如果參賽隊為雙數時,把參賽隊數分為一半(參賽隊為單數時,最後以“0”表示形成雙數),前一半由1號開始,自上而下寫在左邊;後一半的號數自下而上寫在右邊,然後用橫線把相對的號數連接起來。這即是第一輪的比賽。

第二輪將第一輪右上角的編號(“0”或最大的一個代號數)移到左角上,第三輪又移到右角上,以此類推。即單數輪次時“0”或最大的一個代號在右上角,雙數輪次時則在左上角。

7個隊比賽的編排方法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第七輪1-0

2-7

3-6

4-50-5

6-4

7-3

1-22-0

3-1

4-7

5-60-6

7-5

1-4

2-33-0

4-2

5-1

6-70-7

1-6

2-5

3-44-0

5-3

6-2

7-18個隊比賽的編排方法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第七輪1-8

2-7

3-6

4-58-5

6-4

7-3

1-22-8

3-1

4-7

5-68-6

7-5

1-4

2-33-8

4-2

5-1

6-78-7

1-6

2-5

3-44-8

5-3

6-2

7-1無論比賽隊是單數還是雙數,最後一輪時,必定是“0”或最大代號數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

根據參賽隊的隊數不同,“1”朝逆時針方向移動位置時,應按規定的間隔數移動“0”或最大代號數應先於“1”移動位置。

間隔移動

參賽隊數間隔數4隊以下05~6隊17~8隊29~10隊311~12隊4“1”進行間隔移動時,凡遇到“0”或最大代號數時應越過,不作間隔計數。

一般國內比賽,各隊以上屆比賽所取得的名次數作為代號,如第1名為“1”,第2名為“2”,依次類推。世界比賽大都采用東道主代號為“1”,上屆第1名為“2”,依次類推。有的比賽也采用抽簽方法確定代號。

②固定右上角逆時針循環編排法

此種方法是我國一般常用或基層比賽采用的編排方法。

參加隊為單數的編排方法

在編排時將所有參加比賽的隊用數字來代替,並在最後補“0”,使其成為雙數。然後將其分為兩半,前一半的號數按序自上而下寫在左邊,另一半號數按序自下而上寫在右邊,並將相對的號數用橫線連接起來,就是第一輪的比賽。與“0”相遇的隊即為輪空隊。

在第一輪的基礎上,把“0”號固定不動,將其餘數字依次按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再用橫線把相對應的號數連起來,這就是第二輪的比賽。以後各輪按同一方向輪轉,依次排出各輪比賽輪次。這種編排方法稱為“補0定0逆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