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F設計成能選擇全程掠海飛行或低-高-低飛行模式,射程150~200千米,飛行速度為22~26馬赫,彈道末段可做出10g的機動。雖然設計性能不如ANS,但ANF仍具備當代反艦導彈的較高水準。
當時美國海軍評估了國內外所有供艦隊進行防空演練的超音速掠海靶彈,希望能仿真全球任何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結果發現沒有一種靶彈能夠仿真ANF的整體性能與其所造成的威脅。
ANF最初預計在2006年形成戰力,然而在2000年法國國防部的評估中,卻認為從冷戰結束後到可預見的未來,法國海軍不會遭遇非得依靠ANF出馬才能解決的對手,認為現有的“飛魚”亞音速反艦導彈便綽綽有餘了,所以ANF計劃便遭到凍結,至少延至2010年以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發展。2002年10月23日,法國國防部正式批準MM40Block3增程型“飛魚”反艦/對陸攻擊導彈的研發。
MM40Block3以渦輪發動機取代“飛魚”導彈以往慣用的火箭發動機,射程遂由MM40的75千米大幅增至180千米以上,但是彈重反而由原先的870千克降至780千克。較輕盈的彈體不僅可延長射程,也可顯著提升航程末段的機動性能,突防能力大幅提高。
MM40Block3使用了“紫菀”防空導彈係列的向量推力係統,能在發射後立刻轉向目標,而這也使MM40Block3具備兼容於垂直發射係統的潛力。此外,MM40Block3的彈體外形經過改良,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麵積與紅外信號特征。
導引方麵,MM40Block3換裝新的主動雷達尋的器與GPS全球定位係統,不僅抗幹擾能力大幅提升,還可鎖定海上或沿岸陸地上的特定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MM40Block3也擁有新的任務軟件與導航模塊,能選擇多種飛行軌跡使其更難反製,在多枚導彈同步攻擊的場合中也能以多個方向、不同高度對單一目標實施飽和攻擊。
此外,可在飛行途中更換目標。雖然經過大幅改良,MM40Block3的發射、儲備以及後勤支持仍沿用現有係統,使得原先擁有舊型“飛魚”導彈的國家能夠輕易換裝MM40Block3。
MM40Block3於2004年首次試射,預計在2006年進入量產階段,屆時它將成為“地平線”驅逐艦的反艦利器。此外,若幹MM40Block3的後續提升工作也在進行,包括發展空射型、兼容於“席爾瓦”A70或美製MK41垂直發射係統、新型反艦、對陸攻擊雙用彈頭以及考慮加裝紅外尋的器等等。
反潛作戰係統
該級艦擁有兩座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配備新式MU-90型324毫米輕型魚雷。航速50節,攻擊深度超過900米,有效射程約11千米。
自防禦係統
為了防禦魚雷攻擊,該級驅逐艦配備了SLAT魚雷對抗係統,可以通過發射噪聲誘餌等方式幹擾來襲的魚雷。這種新一代誘餌係統,可保障水麵艦艇防禦反艦導彈和魚雷的攻擊。
該係統的每個發射器裝有4個發射模塊,每個發射器可配置12枚紅外、雷達或聲誘餌彈。這種發射器與可選定最適合的誘餌方式的計算機相連。新一代誘餌係統也計劃集成到“戴高樂”號航母、“卡薩爾”號和“讓·巴爾”號驅逐艦的對抗係統中。
數據處理係統
“地平線”級驅逐艦裝備有法國自行研發的SENIT-8型號戰術數據處理係統,該係統可以同時接收、追蹤2000個由艦上雷達或從11號數據鏈、16號數據鏈等傳來的目標信息。
細微區別
由於“地平線”級艦是由法、意兩國共同研製開發,其通用程度超過了90%,不過在部分武器係統上,法國、意大利版的“地平線”各有不同。
反艦導彈
法國選用MM40“飛魚”導彈,意大利選用“奧托馬特”MK3導彈。
艦炮
法國版最初打算配備1門100毫米艦炮,不過後來改為2門“奧托·梅臘拉”76毫米速射炮,並列配置於艦橋前方。此外,還有2座“吉亞特”20毫米口徑艦炮。
意大利版“地平線”則采用3門“奧托”76毫米速射炮,同樣配備隱身炮塔,2門並列於艦橋前方,另1門位於直升機庫上方,除了反艦攻擊外還肩負近程防空任務。此外,還有2座25毫米自動炮。
聲呐係統
法國的“地平線”配備1部4100CL首低頻主、被動聲呐,1部DMS-2000主、被動拖曳陣列聲呐,意大利版“地平線”則使用1部2080型首低頻主、被動聲呐,1部2087型主、被動拖曳陣列聲呐。
直升機
意大利版“地平線”可裝備1架NH-90或EH-101直升機,而法國的隻能裝備NH-90直升機,且服役初期配備1架AS-565,日後將換裝新的NFH-90直升機。
除此之外,兩國的“地平線”級驅逐艦還將使用不同的衛星通信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