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68廣州號導彈驅逐艦(1 / 3)

中國168廣州號導彈驅逐艦

身世簡介

168廣州號,052B型導彈驅逐艦是中國最新一代的通用型導彈驅逐艦。1999年底或2000年初開工建造,2002年5月23日在江南造船廠下水,2003年開始海試,並於2004年1月編入海軍南海艦隊服役。

168號導彈驅逐艦,艦名“廣州”,國內代號是052B,海外名稱“中國現代”,姊妹艦現有一艘,即169號武漢號導彈驅逐艦。

該艦是我國海軍“大型遠洋驅逐艦”計劃中的第一艘實用艦型,此前的112、113、167型艦要麼排水量不足,要麼試驗性質濃厚,嚴格的講都不能算作真正的二代艦型。

052B項目1997年正式上馬,1999年設計定型,曾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總體設計

中國海軍建造168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可靠性和先進性兼具的艦艇平台,為未來的改進和更新型艦艇的研發提供基礎。

基於這樣的目的,中國軍工部門將該艦定位在了大型遠洋多用途驅逐艦的位置上。

大型化:可以容納更多更先進的設備,並為未來的改進提供足夠的空間。

遠洋:走向藍水已經是中國海軍必須完成的使命。

多用途:這一點就值得玩味了,從艦艇的武器、電子設備來看,168艦可謂是真正的“海上多麵手”,在防空、反艦、反潛能力上都有一手,但是“手手都會,手手都不硬”,該艦的綜合能力較為均衡,同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作戰特長。

但為了現多用途,在168艦上卻同時裝備了近年來中國自行研製的和引進的各種新型武器、電子係統,為這些係統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通過實際操作檢驗不足和係統磨合的機會。

艦體設計和動力係統

艦體設計

168艦長約155米、寬20米,空載6800噸,滿載7500噸。艦體看上去修長而豐滿,首部為大角度飛剪艦首,不帶任何外飄,水線以上無折角線,上層建築物采用了一體化的設計,尾部設有小楔形尾。

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艦艇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艦艇在高速航行時的產生的興波阻力;其機動靈活,快速性好,但和80年代設計的艦艇相比,在試航性和穩定性上有所欠缺。

動力係統

168艦的動力係統采用了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柴燃聯合動力”的動力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大特征就是艦上煙囪周圍的燃氣輪機軍艦特有的大型空氣過濾窗口。

該艦的主機為烏克蘭生產的DA/DN80型燃氣輪機,我國已引進專利開始了該機的國產化進程。DA/DN80型燃氣輪機於1995年開始生產,全長46米,重16噸,轉速3000~3600轉/分,最大功率可達266805千瓦,熱效率365%,是目前世界除美國WR-21外最先進的同類主機。

但由於該機真正投產僅10年時間,具體裝艦應用的時間短,因此在使用壽命和維修時間等指標與美國的LM2500和英國的“斯貝”等老型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該艦的輔機中為引進的MTU20V956TB90型柴油機,性能雖不十分先進但已基本實現國產化,可靠性高且“足夠好用”。

168艦的艦體設計和動力係統選擇還是先進且適應未來作戰需求的,正因為如此,中國在該艦的基礎上又研發了更新型的052C型170號“中華神盾”艦,該艦使用的是與168相同的艦體,在其他設備上也有著極大的通用性,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艦艇維修和後勤保障的壓力。

隱身能力

從“江衛1”型護衛艦開始,把提高艦艇隱身能力作為新型艦艇研發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設計目標。

168號采用了全封閉艦體設計、以曲麵板代替平麵板、傾斜側壁、內置魚雷發射管等的設計方法來降低艦艇的雷達反射信號。針對紅外特征較強的煙囪,分別采取了冷水降溫,隔熱擋板、塗絕熱層、防熱墊以及把柴油機工作時產生的廢氣通過內部管道排放至水裏的多種方法來抑製紅外輻射;

在聲隱身上,采用在艦體表麵加裝了消聲瓦、消音塗層以及高效率的5葉大槳來防止來自水下的聲納探測,同樣的措施也應用在了170艦上。

種種措施的采用,較大的提高了168艦的隱身能力,但也許是因為裝備了大量俄製設備的原因,168號艦橋上布滿了各種用途的電子和武器設備,整個上層建築物顯的擁擠不堪,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艦的隱身能力。雖說168艦的總噸位不如防空型的170號,但整體隱身能力卻要遜色許多。

武器係統

艦炮

168艦的主炮采用了一門“中國版”的法國克勒索。盧瓦爾公司研製的單管100毫米緊湊型艦炮。該炮是中國引進法國專利後的國產化產品,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就向法國購買了兩套該裝置,其中的一套便裝在了試驗性的反潛護衛艦“江湖4”級544號“四平”艦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