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炮主要用於攻擊海上目標以及防空,也可反導彈和執行對岸轟擊任務。炮塔采用了隱身設計。炮彈初速870米/秒,身管長5500毫米,射速10~90發/分,對海上目標,最大射程17500米,有效射程12000米;對空目標的最大射程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射速高、反應時間短等優點。在20000米距離上對目標的單發命中概率可達07~08。
在168艦上並沒有見到常見於中國新型艦艇上的雙37速射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中國最新研製的7管30毫米近程防禦係統“火神”速射炮,從外形上來看,該炮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荷蘭的“守門員”防禦係統。
此係統於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製,為降低成本、簡化後勤,采用了中國引進的俄羅斯AK-630型近防炮上的現成炮管,但數量有所增加,為7管,速度達到了驚人的5800發/分,其反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體性能超過了目前各國海軍普遍使用的“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係統,具有很強的反導能力。
伺服係統采用運算發達器,功率放大采用數字脈寬調製係統,並首次應用閉回電路的射控技術,可休整彈著偏差,推動係統為交流電式。
與“守門員”不同的是,該炮沒有搜索雷達,缺乏跟蹤掃描多目標追蹤能力,其1/K波段多普勒追蹤雷達可以自動切換來消除鏡象反應,而ODF-730光點追蹤儀反時間應低於3秒,測量精度03米位。
導彈
防空導彈:在168號艦上最靠前的武器係統是兩套深彈發射裝置,深彈後部裝備的是單管100毫米主炮。而在其後的02號甲板上,則裝備了一座俄製單臂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即“施基利”中程艦空導彈係統。
該係統是俄羅斯海軍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為全天候多通道的艦載中程防空導彈武器係統,可擔負艦艇和編隊的防空作戰任務,主要攔截的目標是轟炸機、殲擊轟炸機、攻擊機、直升機和各類反艦導彈。是當今最先進的中程艦空導彈係統之一。
整個係統由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連續波照射器、TV電視頭、目標分配台、精跟顯控台、射擊控製台、中央計算機、導彈、發射架、彈庫及發控設備等組成。
武器係統有2座發射架,為單臂斜架,分別位於艦首、艦尾,用來裝填和發射導彈。該發射架方位轉動範圍±360度,高低角範圍0~70度,調轉速率90~100度/秒。發射裝置能快速自動裝填導彈,再裝填一枚彈的時間為12秒。
導彈射程40公裏,飛行速度4馬赫,采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和末段雷達半主動尋的製導,能攔截速度在09M,飛行高度10米的導彈目標以及高度3000米,距離40公裏的飛機目標。
此種導彈具備幾個特點:突破了傳統的搜索、跟蹤、照射均需專用雷達的導彈作戰模式,直接利用MP-710坐標搜索雷達的目標信息,取消跟蹤製導雷達,形成了新的搜索、照射的導彈作戰模式。這樣,既簡化了係統結構又增加了攔截目標的火力通道數。因此,該係統的作戰效費比高。
導彈采用了弧形彈道攔截超低空目標,可有效地消除海雜波及鏡象多路徑效應對導彈製導的影響,因此,該係統具有攔截掠海反艦導彈的能力。
是該係統采用模塊化結構,有較靈活的適裝性,火力通道數可根據載艦裝備的製導雷達的情況而定,最少為2個,最多為12個,可裝備1500t以上的各類艦船。
是係統可接收艦上指控係統給出的二次目標信息或自主地進行作戰,亦可獨立作戰。並可指控高射火炮作戰,構成彈炮結合的防空係統。
在SA-N-12導彈發射器後部的偌大空間上,隻安裝了4座18管誘餌發射裝置,這說明中國海軍還是有計劃為168號安裝垂直發射係統的,型號可能是國產新型VLS係統。最近俄羅斯海軍也推出了“施基利”導彈的垂直發射裝置,為6聯裝形式,外形上和美軍的MK41頗有幾分相似,因此也不能排除將來168艦采用該型發射裝置的可能性。
反艦導彈:在168艦的煙筒和機庫之間,配備了4具四聯裝反艦/反潛導彈發射裝置,使該艦的反艦導彈攜帶量達到了驚人的16枚!
具體型號上因為“鷹擊”係列的最新改進型,即C803反艦導彈,該彈具備末段超音速飛行能力,且射程達到了驚人的250公裏,但受限於中繼製導能力的影響,在實戰中一般難以達到如此之遠的射程。
反潛導彈:168艦上也有可能裝備了新型的“長纓1號”反潛導彈,和C803型反艦導彈共用發射裝置。
魚雷
168艦上裝備有2座3聯裝改進型“白頭”型反潛魚雷係統。“白頭”魚雷是中國於上世紀80年代仿意大利A-244S魚雷設計的一種輕型反潛魚雷。該雷長275米,口徑324毫米,射程15公裏,航速35節、最大下潛深度500米,采用鉛酸電池做動力。該魚雷即可由水麵艦艇攜帶,也可以由反潛直升機掛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