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閃電戰鬥機(2 / 3)

“閃電”式飛機的座艙具有增壓和空調裝置,采用馬丁·貝克公司生產的BS4-CMK-2型彈射救生座椅,具有在0高度和167公裏/小時以上速度的條件下彈射救生的能力。座艙蓋呈流線型、采用兩段式後鉸鏈開艙構型。

“閃電”式戰鬥機的係統和設備中包括以下裝備:座艙增壓和應急氧氣供應係統。它的壓差為028公斤/平方厘米。電源為一台29千伏安交流發電機、一台28伏直流發電機和28伏電池組。裝有和高度保持和儀表著陸係統交聯的自動駕駛儀。通訊設備是特高頻-甚高頻收發機和備用特高頻電台。

飛機的導航設備為塔康導航係統、特高頻歸航設備、敵我識別裝置、儀表著陸係統及該係統的無線電信標和下滑指示器等等。可供替換選用的設備還有甚高頻電台、甚高頻全向信標機、無線電羅盤等。機頭錐體內安裝有Airpass A123S型單脈衝火控雷達以及標準的戰鬥機輕型瞄準具。雷達的作用距離大於56公裏,作用範圍方位正負45度。

“閃電”式戰鬥機的軍械多種多樣,但基本用於空戰。其射擊火器在F1和F2改型上為2門30毫米阿登機關炮,而在F53、F6和F55三種改型上則被取消。不過在機腹的吊艙最前段內可以安裝2門帶彈120發的阿登炮,當然也可以隻裝燃油。吊艙的這個前段是可以更換的,其他形式的前段可以成為供選擇的軍械艙英國閃電戰鬥機,比如在這裏麵可以攜帶兩個508毫米無控火箭彈的發射巢、或是5台Vinten 360型70毫米照相機、也可以是夜間照相機和線掃描設備。2枚火光或紅頭式空空導彈通常被掛在前機身兩側的水平狀掛架上。

機翼下的2具掛架可各掛1枚454公斤常規炸彈、或2個馬特拉-155型火箭發射巢、或2枚對地照相時照明用的閃光彈。左右機翼上方的支架除了可“掛”2具轉場專用的副油箱以外,還可選擇攜帶2顆454公斤級炸彈、或2個馬特拉-155型火箭發射巢。

戰績

“閃電”是英國航空工業自行設計並製造過的唯一一種二倍音速飛行的雙發單座噴氣戰鬥機。在後來與美軍的聯合演習中,竟多次成功“攔截”在高空飛行的U-2飛機,為此贏得了軍方的青睞。

“閃電”飛機最先是由英國電氣公司以純粹的超音速研究機開始設計研製的,後來又以P-1的代號轉為實用型超音速戰鬥機投入進一步的開發。1952年12月,裝第一種後掠機翼方案的試驗原型機實現首飛。它的最大設計特點是在後機身內使兩台埃汶噴氣發動機別出心裁地呈上下重疊安裝。該機采用機頭進氣,在後來戰鬥機型的圓形進氣口中央有一個內裝火控雷達的固定式調節錐。

該機的機翼設計也很獨特:前緣後掠60度,並帶缺口,後緣沿飛機縱軸互為垂直的方向切平,這樣的機翼平麵形狀在世界上幾乎是獨一無二的。而更有趣的是該機的副油箱或導彈被高高地“馱”在機翼上表麵的掛架之上,所以投出時需要采用彈射方式。這種飛機的前機身可裝2門阿登機炮,前機身側麵可掛2枚火光型或紅頭型導彈,機腹下各種尺寸的流線型囊式保形吊艙,用來安裝機身內已安放不下的武器和燃油,像個下垂的大肚皮,吊艙的前半段可裝火箭巢或機關炮等武器、後半段都用來裝燃油。

此乃“閃電”式戰鬥機的三個外觀特點。“閃電”式雙發單座全天候戰鬥機,也是數十年來英國自行研製並得到投產的唯一一種超音速戰鬥機,從研製到正式配備部隊大致經曆了10年的時間。

“閃電”的研製工作始於1949年。當年3月,英國供應部公布了F23/49超音速晝間戰鬥機的設計要求。1950年3月即與當時的英國電氣公司簽訂了研製合同,決定先研製3架供試驗用的原型機P-1A。其動力裝置選定為2台薩菲爾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推力5000公斤。首架原型機於1954年8月開始試飛,1955年已達到最大速度153倍音速。3架原型機中共有2架用於試飛,1架用於靜力試驗。

1954年,軍隊決定將P-1作為一種全天候和夜間截擊戰鬥機進行重新設計,從而安排再研製3架原型機,即P-1B。P-1B的動力裝置改用推力更大的埃汶200型帶加力的渦噴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可達6545公斤。同時,機頭進氣口也從“仙桃圓”形改為正圓形,並在其中央位置增加了固定式中心錐體,以便將來加裝雷達。首架P-1B於1957年10月進入試飛,1958年11月在試飛中第一次達到2倍音速。同年,P-1B被正式定型、並更名為“閃電”F1。

1956年11月,英國皇家空軍正式提出“閃電”戰鬥機的生產訂貨要求,決定先生產20架預生產型。之後,又於1958年第二次提出訂貨要求……至1970年完全停產時為止,“閃電”式戰鬥機一共研發生產了10種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