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閃電戰鬥機(1 / 3)

英國閃電戰鬥機

簡介

該機最突出的特點是上下並列的發動機。之所以如此,賢庭居士我認為:設計師為了抬高座艙,改善飛行員視野,才采用了這種令人驚奇的設計。“閃電”式截擊機為了在機首的激波錐內安裝雷達,不得不加大其直徑。

同時,為了合理為兩台發動機供氣,進氣口直徑也要加大。如果按照我國的殲八方式水平安置發動機,則可能造成座艙過低、視野不佳的後果。在進氣口直徑、激波錐大小既定的情況下,上下並列兩台發動機的直接後果就是抬高了機身與座艙,也加大了機翼的淨麵積。假如采用類似F-100“超級佩刀”的橢圓形進氣口,可能會造成正圓形的激波錐與其不匹配。如此看來,上下安裝兩台發動機實屬明智之舉。

另外,“閃電”式戰鬥機的機翼設計的也很有趣。見過該機實物或模型的朋友都知道,該機的機翼扭轉得很厲害。與多數飛機不同,該機的主起落架在機翼上向外收起,翼下空間有限閃電戰鬥機,迫使設計人員不得不將副油箱安放在機翼上。

參數

翼展1061米;機長1681米;機高597米;機翼麵積4408平方米,主輪距389米;閃電戰鬥機飛機正常起飛重量18000~190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1770公斤;空重13400公斤,空戰重量16600公斤。機內攜油量3800公斤;全機的空戰推重比87牛/公斤,最大翼載494公斤/平方米,最大使用過載70;最大平飛速度2335公裏/小時;或1200公裏/小時;最大允許表速1250公裏/小時,最大巡航速度957公裏/小時;水平加速時間210秒;最大爬升率254米/秒;實用升限18300米,作戰半徑370-830公裏,轉場航程2040公裏;起飛滑跑距離800米,著陸滑跑距離780米。

結構

英國人的飛機設計一貫標新立異、也一直保持其獨特的風格:美麗、怪異、再加一點浪漫。“閃電”式戰鬥機的設計特點,在今天看來也仍然值得我們玩味一番。“閃電”式戰鬥機的氣動布局,采用後緣切口的三角形上單翼和底位置平尾布局,2台發動機上下排列於機身內,整個機身的麵積分布符合於麵積律要求。

“閃電”式戰鬥機的機翼是一種懸臂式上單翼。采用英國電氣公司自行開發的ASN/P1/3基本翼型。前緣平均後掠角為60度,後緣後掠角52度,相對厚度大約5%。為了改善流場,機翼前緣開有一個缺口,它的作用相當於渦流發生器。機翼采用全金屬五梁抗扭盒形結構,其鋁合金上下蒙皮之厚度約5毫米。在主起落架艙處采用波紋板夾層結構的壁板蒙皮,左右兩側的機翼在機身中線的中央翼肋處對接。翼盒的內側為整體油箱,外側則為主起落架艙。機翼上的副翼呈長方形,具備“角式補償”,並位於機翼外側平直後緣上,和機身的縱軸垂直,利用液壓助力器操作。大麵積的單塊襟翼在下偏時平行於機身縱軸進行移動,也由液壓驅動。此外,襟翼和機翼前緣的內部均被用作燃油箱。

“閃電”式戰鬥機的機身橫截麵形狀接近於豎長方形,縱向輪廓線幾乎均呈直線。而且它的截麵積沿機身縱向的分布幾乎是不變化的。在機腹下,有一個“閃電”式戰鬥機獨有的保形吊艙,它和機身腹部圓滑過渡,阻力被減至最小。吊艙的前1/3一般用來安置軍械、而後2/3用來容納燃油,真可謂用盡心計。機身采用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後機身上麵、垂尾前方安裝了兩塊液壓作動的減速板。

“閃電”式戰鬥機的尾翼采用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平尾翼尖和方向舵采用蜂窩結構。單塊式全動平尾的安裝位置很低,籍以避開機翼的尾流。平尾前緣的後掠角為60度、和機翼相似。它的麵積差不多等於機翼翼根後部的那個缺口部分。垂直尾翼的頂部呈平直方角形狀。“閃電”式戰鬥機的尾翼都沒有考慮采用調整片。所有操縱麵都用液壓助力器進行驅動。

“閃電”式戰鬥機的起落架采用了可收放式前三點方式,而且均采用單輪構造。主起落架向外收入機翼內,收上時機輪必須轉向60度。而前起落架在地麵不能操縱轉向,它在起飛後向前收入機頭內。飛機的主起落架采用多作動筒板式刹車和防滑裝置。另外在後機身的下方有一具直徑為488米的減速傘和一個著陸鉤。

“閃電”式戰鬥機的動力裝置有多種,F3、F6和F55安裝2台埃汶300係列加力式渦輪噴氣發動機,其單台非加力推力為5750公斤,加力推力為7400~7420公斤,推重比432牛/公斤。而且上方一台的安裝位置比下方一台靠後,它們合用一個進氣道。燃油主要容納在機翼抗扭盒的內側部分、機翼前緣和襟翼裏麵。F6和F55的吊艙油箱之容積已經增加到2720升,續航能力因而增大20%。轉場時機翼上還可以“馱帶”兩個被架在支架上的1182升容積的副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