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漢墓中共出土竹簡7500餘枚,不僅其數量實屬罕見,其質量也是首次發掘。其中一號墓竹簡內容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和孫子佚文五篇;《孫臏兵法》十六篇;《尉繚子》五篇,《六韜》十四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論政論兵文章五十篇及陰陽、時令、占侯之類十二篇。更為難得的是其中一部分是現在還有傳本的古書,而且大部分為佚書。二號墓出土竹簡32枚,係《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是迄今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曆譜。這批竹簡的出土對於我國軍事史、文字學、古音訓、古簡冊製度及古代曆法的研究,均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此外,還有陶器、漆器、銅器、栗子、核桃等98件隨葬品出土。據考證,兩墓均為西漢早期墓葬,隻是姓氏缺乏確切的論證,難以確定,但從出土大批兵書,而未有兵器的情況來看,可以推斷墓主是位與軍事方麵有關的文官,且酷愛兵法。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兩部兵書的竹簡,均在一號墓的邊箱北端發掘出土,使失傳了近兩千年的《孫臏兵法》重見光明,從而澄清千餘年來關於孫武與孫臏其人、其書爭論未果的問題。就此曆史學家研究認定,孫武是吳孫子,孫臏是齊孫子;分別是春秋、戰國人。孫臏乃孫武之後世子孫,各有兵法相傳,千年聚訟,一朝得釋。
從銀雀山漢墓廳向北,過白玉橋,經銀雀亭便是雄偉壯觀的二層仿古建築——竹簡陳列廳。走進一樓序廳內,正麵屏風上懸孫武浮雕像,兩側是用金文,漢隸、英文、日文摘寫的《孫子兵法》開宗明文的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警示人們: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認真考察的。左右板壁上為放大的兵法竹簡照片。序廳的東西兩側分別為《孫子兵法》展廳和《孫臏兵法》展廳。室內陳列采用圖文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集知識性、科學性、藝術性於一體,展示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兩部兵書竹簡、孫武和孫臏的作戰實踐、春秋戰國兵器、《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理論精華以及中外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據考證:《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之間存在內在的師承關係,前者是後者的依據和基礎,後者是前者的闡述和繼承。兩者一方麵成“一家之言”,合“孫氏之道”;另一方麵後者在繼承前者的基礎上,在戰略、戰術、治軍和軍事哲學方麵都有新的發展。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被世界推崇為“兵學聖典”,“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和“東方兵家鼻祖”,尊為智慧之源,製勝之寶。現已譯成幾十種文本,法,俄、德、英、美等國家先後把其定為軍事學院的必修課,海灣戰爭中,美軍海軍陸戰隊官兵人手一冊。不僅如此,《孫子兵法》中精深的哲學思想及辯證關係已遠遠超過了軍事範疇,其深奧的理念已被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商業競爭、外交謀略、體育比賽,成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寶庫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
“白帝城”原是“白帝廟”
作為4A級風景區的奉節白帝城,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中外遊人,但在白帝山的半山腰地下,卻隱藏著連奉節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三座白帝城。文物考古所三峽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們,在白帝山山腰上連續工作了數月,5000多平方米的發掘麵積讓三個時代的城牆——重見天日。三座不同朝代的白帝城城牆相繼露出地麵,現在人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白帝城所在,原來如今所看到的“白帝城”,其實隻是原本城中的白帝廟而已。
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是溝通江漢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通道上的一把巨鎖,也是險要的瞿塘峽口第一個開闊地所在,因此從古至今白帝山一直是重要的軍事要塞,這次發掘出的三座城池,就是各朝代戰爭的產物,因此,從真正意義上說,三座白帝城的軍事地位,遠遠超過它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古城橫跨三朝代
在這次發掘的5000多平方米範圍內,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三座城池的城牆部分,一座建於三國至唐代,當時,人們都是將白色的石灰塗滿整個城牆,因此遠遠看去,全白色的城牆隨山勢起伏,非常壯觀。
在南宋白帝城城牆下,考古隊員們還發現了一段修建於漢代以前的夯土城牆。這次隨著城牆一並被發掘出土的,還包括一條通往山頂的石板路,和南宋白帝城內城的一座城門殘跡。因為白帝山的重要戰略地位,許多朝代的統治者們紛紛在這裏修建軍事要塞,抵禦外敵的入侵,而當戰爭結束,這些白帝城則漸漸荒廢,不斷地新建和拆毀,讓白帝山上的各代城牆相互交錯,層層覆蓋。
傳說劉備臨終前曾在白帝廟中,將自己的政權和兒子劉禪托付給丞相諸葛亮,該廟因此而名揚天下,同時,白帝城也被世人塗上濃厚的三國色彩。隨著三座不同時代白帝城的城牆相繼被發掘出土,事實證明,白帝城並非專屬三國。
第一段被發掘出土的城牆,修建於三國至唐朝之間,整個城牆的牆心由黑土和石塊夯成,其外還夯有厚厚的一層黃土,最後,修建者們在外麵壘上巨大的石塊,並抹上了白色的石灰,為增強城牆拐角的防禦力量,工人們將其修建成了巨大的圓弧狀,這段圓弧狀的城牆被稱為馬麵,它還可以為士兵們防守提供更多的射點。
第二段被發現的城牆,則修建於南宋時期,整個城牆雖已在歲月的流逝中殘缺不全,但從牆基處的巨大石塊,考古隊員們推斷,整座城牆應高12米,依山而建的城牆上修建著平整的運兵道,寬闊的兵道上,不僅可以走人,連馬匹也能在上麵行進自如。
據悉,在南宋時,整個白帝城包括了雞公山、擂鼓台、白帝山三個山頭和其中的凹地。這個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是白帝城最輝煌的時代,而如今所發現的城牆,隻是這座城池的內城部分,它保護著白帝城的核心所在。同時,考古隊員們還在附近發現了南宋釣魚城的內城城門,雖然城門已經蕩然無存,但門內的抵門石和門下的排水係統卻保留至今。這些分屬不同時代的城牆,充分證明了白帝城並非隻在三國時期才存在。
古白帝城核心區
種種跡象表明,各朝代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位於白帝城山頂的白帝廟到175米蓄水線之間,那段山體下埋藏的文物,將是未來數年的文物保護和發掘重點。無論是各個朝代城牆保護的範圍,還是石板路所通向的位置,都向考古隊員們傳遞著一個清晰的思路,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是175米水位線與山頂白帝廟中間的地層中。
考古隊員們不僅發掘了南宋白帝城的城牆和城門,還對其進行了“解剖”,從城牆的剖麵上,了解到南宋時人們修建白帝城所采用的工序,人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城牆,並不像電影裏演的那樣整整齊齊地用條石碼成,而是中間夯土,外麵碼著亂石。為了保證城牆的堅固,防止夏日上漲洪水的衝刷,當時的人們還在夯土的中間加上了石頭層,這樣,牆體土內的水,就能通過這些石頭的縫隙排出。
從考古隊員們剖開的牆體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不同顏色的夯土,也能看見當時人們夯實每一層土所留下的印記,當時用於加固的各種石塊,也隨著考古隊員們發掘工作的深入而一暴露在地表之上。在這裏發現的修建於三國到唐代之間的城池,也是三峽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城池。
從地理環境來看,瞿塘峽當三峽西口,曆史上是巴蜀與外界聯係通道的咽喉之地,當時的白帝城從陸路和水路上,控製著江漢平原和四川平原的通道,而夔門、白帝城一帶更是咽喉的瓶頸,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曆史上夔州城十分重要,“巴蜀要津”、“咽喉巴蜀”、“蜀之東門”的稱法十分多,宋代二十四路中的夔州路治所就在夔州奉節,當時相當於一個省會。曆史上出入川的舟船以前都要在奉節查驗出入,征收關稅。相繼發掘出土的三座白帝城將為白帝城的曆史添上非常豐富的一筆,人們也將從這裏,看到曆史上白帝城的整個變遷、發展過程。
曹操“72疑塚”之謎
曹操在喪葬上有別於曆代帝王,他對自己的身後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當時,曹操雖未稱帝,但權力與地位不比帝王低,為什麼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體力行呢?
據說,曹操一生提倡節儉,他對家人和官吏要求極嚴。他兒子曹植的妻子因為身穿綾羅,被他按家規下詔“自裁”。宮廷中的各種用過的布料,破了再補,補了再用,不可換新的。有個時期,天下鬧災荒,財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製服,到了冬夫,朝廷的官員們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據傳,曹操早年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麵,為防止自己死後出現這種慘狀,他一再要求“薄葬”。為了防止盜墓,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采取了“疑塚”的措施。布置疑塚,當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關。生前,他因多疑,錯殺了許多人;死後,他的多疑也不例外。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各個城門抬出。
這72座疑塚,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千百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但誰也沒發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近日,河北省的曆史、考古學者們通過大量史料考證、實地勘察後,將曹操墓鎖定在河北省磁縣時村營鄉中南部、講武城鄉西部,以及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約5平方公裏範圍內。從時村營鄉中南部到講武城鎮西部,再到安豐鄉,這方圓5公裏內,無論是位置還是地形,都與史料中記載的曹操墓的位置吻合。
曹操生前就對自己百年之後的墓地位置作出了明確的安排。在他的《遺令》中,明確表示要“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經考古研究後發現,這方圓5公裏範圍非常符合《遺令》對方位的描述。
在《遺令》中,曹操還要求子孫將自己埋葬在不能出產農作物的“瘠薄之地”。而這方圓5公裏範圍的地勢很高,無法引河水灌溉,土壤又很貧瘠,確實不適合作為農田,所以地理條件非常符合曹操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曹操的《遺令》中還提到了自己的後代每當登上銅雀台向西眺望時,就能看到自己的墓地。從銅雀台遺址位置登高向西看,這方圓5公裏土地一目了然。曹操生前雖未稱帝,但墓地選擇也應該是比較嚴格的,而磁縣、安陽縣的這塊土地的地勢等,非常適合造陵建墓,符合那時所謂的“風水”要求。
“七十二疑塚”原是北朝貴族墓
在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曹操被刻畫成一個著名的反麵人物,謀奪漢室帝祚,設立72疑塚,成了一個生前欺天、死後欺人的陰險狡詐的人。但這個說法並不是史實。據史料考證,唐代之前,曹操墓地的具體位置還是確定無疑的,這一點有唐太宗李世民經過其墓地時所做祭奠文章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宋以後,曹操墓的準確位置就少有人知道了。
作為一代梟雄,其墓葬為何“消失”得如此之快?劉心長表示,這和曹操的性格有關,但這種性格卻不是《三國演義》中所描繪的奸詐、欺世。在曹操所做的《終令》中,要求將自己葬在“瘠薄之地”,由於曹操不肯為自己的陵墓多費銀錢,所以,他死後隻過了幾年時間,陵上的祭殿就已經損壞了。由於沒有貴重的金銀珠寶等隨葬物品,盜墓賊都懶得“光顧”,再加上此後的烽火戰亂、朝代更替,曹操墓地從此無人能知曉了。
在曹操墓地附近,確實有不少墓葬,但經過現場考證,這些所謂的72疑塚,根本就不是曹操的,而是北朝時期的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墓地。曹操主張喪事從簡,並身體力行,卻被後人誤認為耗費巨資為建起72疑塚,成了他陰險狡詐的一個重要佐證,不能不歎服文學作品力量的巨大,這也是曹操身後的一種悲哀吧。
天子山
天子山位於武陵源境內北部,它東自深圳閣起,西至將軍岩止,綿延近40公裏。南邊張家界,東南與索溪峪相接,屬武陵源三大景區之一。天子山麵積67平方公裏,最高點昆峰海拔1262米,最低占領泗南峪海拔534米,天子山地處開展陵源腹地,地勢高,四麵都可觀景,具有授視線長,畫麵寬闊,景層豐富等特點,因其峰多、峰高、峰奇,被稱為“峰外有峰,峰中有峰。”
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距桑植縣城85公裏,雄踞武陵山脈北端,澧水源頭,其主峰鬥篷山海拔1890米,為武陵山之巔,景區由鬥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五大林區組成,總麵積4.49萬公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長江南部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始森林。
袁家界
袁家界位於杉刀溝北麓,地處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海拔1000餘米,四周陡壁懸崖,矗立在武陵山區之中,恰似乎地突起高台。是以石英岩為主構成的一座巨大而較平緩的山嶽。
黃石寨
黃石寨亦名黃獅寨,原名黃絲寨,黃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黃石公在此隱居而得名,是張家界旅遊區的精華,向來有“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之說。它海拔1200多米,由諸多的懸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塊南高北低的台地,麵積16.5公頃。其主要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金龜探海等,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最大的淩空觀景台。
張家界四奇之謎
奇聲:在張家界的神堂灣旅遊,你會發現灣內深不見底,神秘莫測。更令人驚奇的是,隻要人走近灣邊,耳際便會隱隱約約響起敲鑼擊鼓、人喊馬嘶的聲音,似有千軍萬馬正在鏖戰。
奇月:每逢春夏季的農曆月中,久雨初晴的晚上**點鍾,在天子山月亮埡看到的圓月是紅色的,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陽,血紅血紅,發出紅色的光環,把賀龍公園、石家簷、神堂灣一帶照得通紅,這種現象可持續一個多小時。
奇影:如果沿金鞭溪源上遊覽,在秋高氣爽、晴空萬裏時,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影子會由一變二、由二變三,人動影隨,任你前進後退,左跑右竄,跟隨你的始終是三個影。
奇光:茫茫西海是一個奇特的石林世界,石峰數以千計。在神堂灣與賀龍公園之間,有一根高達200米的石柱,石柱頂部的兩個石峰之間嵌著一塊小石頭。這塊神奇的石頭和石峰每年發一次光,亮光就像燒電焊那樣,火花四射,光芒可照亮神堂灣一帶。
究竟是“石包樹”,還是“樹包石”?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裏有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詞即為岩溶地貌的代稱。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如石芽、石溝、石林、峰林、落水洞、漏鬥、喀斯特窪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區,地麵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係比較缺乏,但地下水係卻比較發達。
中國是世界上對喀斯特地貌現象記述和研究最早的國家,早在晉代即有記載,尤以明徐宏祖所著的《徐霞客遊記》記述最為詳盡。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類型之多,為世界罕見,但以桂、黔和滇東部地區分布最廣。
要看喀斯特景觀,最理想的地方足貴州,這裏有地上和地下兩條奇異的風景線。地麵上,有石牙、溶溝、峰林、峰叢、盲穀、槽穀、溶石、天生橋、穿洞、漏;嶺、落水洞、豎井、窪地、溶盆,還有瀑布、迭水、懸掛泉、多潮泉、喀斯特湖、喀斯特潭。林草蔥鬱,清泉流水,山回路轉,疑為仙境。進入地下世界則更加奇妙,有溶洞、陰河、伏流、暗湖及千姿百態的鈣質沉積形態,如石鍾乳、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蓮花盆、卷曲石等等。走進這個喀斯特王國,你會被那許許多多的奇觀異景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奧妙。
“石包樹”與“樹包石”
貴州黔南荔波的茂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2萬公頃的岩石上,不但布滿苔蘚,長出花草,生長灌木,而且在裸露的石山上還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這些樹根能伸進石縫,順勢將岩石擠裂,看上去好像“石包樹”。樹根又能攀越岩石,延伸到很遠,尋找適合生長的地方,又形成“樹包石”。據統計,茂蘭的森林覆蓋率達91.58%,堪稱世界奇觀。
1988年,茂蘭喀斯特森林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地球同一緯度上惟一的綠洲,如一塊翡翠鑲嵌在中國西南,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它不但是“國寶”,而且是地球上的無價之寶,加入了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荔波的龜背山和地峨宮原始森林,是世界級的自然生態保護區。據專家考察,這裏有’752個樹種,珍稀的有翠柏、短葉黃杉、黃葉油杉、南方鐵杉、南方紅豆杉、穗花杉、香果樹、鵝掌楸等等。珍稀動物有錦雞、林麝、獼猴、香獐、小靈貓、蘇門羚、華南虎等。有一種稀有的壁虎是在這裏首先發現的,科學家們把它定名為“荔波壁虎”。還有一種奇怪的蛙,腳上長著吸盤,爬上樹不會掉下來,稱為“鋸腿樹蛙”。
“荔波三絕”
荔波的樟江河清澈見底,風景秀麗,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凡到過荔波的人,都讚譽這裏的小七孔景區景致天成。清泉在石上流淌,發出“叮咚叮咚”的響聲。岩壁上與河床中形成六七十處瀑布和迭水,飛灑注入深潭。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處。森林長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蕩舟,叢林對抱成蔭,一堆堆茂密的雙扇蕨爭相湧出。岸邊的古木彎曲地伸向水麵,用枝葉不停地戲水,劃出道道波紋。伸進河底的樹根,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將巨大岩石掀起。更有屹立水中的參天大樹,傲然挺立,直指蒼穹,根部緊緊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衝走。一些倒在水中的大樹,依然枝繁葉茂,充滿勃勃生機。
在小七孔鴛鴦湖700多米長的“水上林**”放舟,水中低垂的樹枝不時碰著船頭,仿佛要與遊人親近。這裏是一片淨土,四時湖水綠如藍,幽靜極了。荔波的野竹巢森林,長在“漏鬥”裏。漏鬥又稱“天坑”,是一種喀斯特地貌類型,低於地麵,四周封閉如鬥,形成碟狀,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消水。在這樣低窪、陰濕的環境裏,同樣布滿森林,層層密密,枝葉交錯,形成獨特的景觀。
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鬥?森林,合稱“荔波三絕”。它們雖然生長在不同的空間,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裏,但都存活在貧瘠、脆弱的喀斯特環境中,都是石頭上長出的森林。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奇跡。
萬峰林在黔西南有一個地方叫興義,那裏有一片蒼翠的“綠石林”。在長200公裏,寬30~50公裏的狹長地帶上,展露著形形**的峰林,稱為“萬峰林”。它不但氣勢磅礴,而且上麵長滿植被,蒼翠碧綠,與喀斯特森林二起形成貴州獨特景觀。世界各國科學家紛紛來貴州探尋喀斯特地區的巨大而特殊的“資源庫”和“基因庫”,探索人與生物圈的和諧,探尋人類美好的明天。
“壽比南山”的由來
南丹大佛
南丹山位於雲南省師宗縣五龍鄉北部,是雲南省級風景名勝區。從昆明324國道線高速,再轉以馬省道可達。距昆明市220公裏。屬喀斯特地形地貌景觀山嶽型風景區。景區因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丹山而得名,南丹山屹立在五龍水寨西北端,海拔1831米,相對高度達900餘米。
南丹山壁立千仞、一石成山,山分五峰,綿延相連,峰峰雄偉,最高的中峰為一天然佛像,大佛麵部飽滿而端莊,兩眼一睜一閉,在藍天白雲下展現著他慈祥的麵容,神聖而尊嚴,卻又悠然而自得,似看透了人世間的恩恩怨怨,超脫於凡塵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佛像頭部高279.4米、寬200.8米,極為壯觀。
佛像右側為一天然觀音像,像高275米,寬120.3米,苗條靈動,嫋娜多姿,長發垂肩,手托淨瓶,足踏蓮花飄然降臨,似向壯鄉普灑淨水,滋潤萬物,將她的一付菩薩心盡獻人世,普渡眾生。
山下自然天成的六座圓潤山峰,排列整齊而勻稱,似素餐又似仙桃,是大佛像前的天然貢品。自然巧妙的組合,神秘天成,使心油然而生敬拜之心,當地壯民對南丹大佛的膜拜是虔誠的,因為他們認為南丹大佛既能護佑南丹山下的壯鄉風調雨順,又能使遠近遊人延年益壽。人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在師宗也意味“壽比南丹”,南山指的就是南丹山。
五龍雲海
神奇險峻的大峽穀、亦真亦幻的五龍雲海、蜿蜒流淌的五龍河以及多姿多彩的亞熱帶植物集洞、穀、山、林、水和奇、險、秀、幽為一體,是遊客拜結佛緣、觀賞遊覽、科學考察、探險獵奇、極限運動、生態旅遊及民族風情旅遊的風景名勝區。
五龍雲海潮起潮落的時候,矮小的山峰淹沒在銀色的霧海裏,隻在白浪銀濤上留下南丹山尊貴的頭顱。雲海消逝的時候,飄來蕩去的白雲,又久久地親吻著南丹山雄性的山嶺,使高大雄偉的南丹山顯得更加厚重。
南丹烈女的傳說
神奇的南丹山流傳著神奇的故事,神奇的故事使南丹山更加神奇。在南丹山的許多故事中,南丹烈女的傳說是老幼皆知的。很早以前,南丹山下的江戎村有一壯族婦女不幸喪夫,村中一個有權勢的人,愛其姿色,欲強娶為妻。該婦以丈夫祭期未滿推辭後,於深夜到丈夫墳前祭奠,然後登南丹山懸石自盡。從此,南丹烈女的身影就年年也月映在南丹山的懸崖陡壁上。
“第一風動石”,在福建還是在四川?
福建風動石
福建省風動石在東山縣銅陵鎮東南隅岣嶁山東麓,塔嶼在銅陵鎮東側。以風動石為中心,加上銅山古城、塔嶼和西麵的九仙頂、南麵的馬鑾灣,構成獨特完整的旅遊景區。
風動石,又名兔石,東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被譽為“天下第一”。現在它已經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其奇妙之處就在於它前後左右重量平衡極佳,大風吹來時,石體左右晃動,但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會再動了,故稱風動石。石為花崗岩石質,高4.37米,寬4.5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正可觀其偉,側可觀其奇,背可觀其險。
從背麵看,狀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傾的石盤上,巨大的石球,懸空而立,搖搖欲墜,令人心怵;從正麵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圓弧形,貼石盤處尖端僅數寸,懸空斜立,狂風吹來,搖晃不定。
石體正麵,有明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等人所題“銅山風動石”大字,筆力雄渾遒勁。在風動石前的一塊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撫程朝京的詩:“造化原來一隻丸,東封幽穀萬層巒,天風吹向關中墜,海飆還得逐勢轉。五丁欲舉難為力,一卒微排不飽餐。鬼神嗬護誰能測,動靜機宜在此觀。”
附近的銅山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東、南、北三麵臨海,西麵直達九仙頂,因依傍銅缽、東山兩個村莊,故各取一字名之。城牆為花崗石砌成,長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個垛口,東西南北各有城門,西南二處建有城樓,為環山臨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繼光在此全殲倭寇;崇禎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飛大帥徐一鳴在銅山海麵二次擊敗荷蘭帝國東印艦隊;隆武二年(1646年),鄭成功以此為抗清根據地之一,訓練水師,收複台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從銅山港和宮前港起航東征,統一台灣。
四川風動石重600噸
遂寧市安居區和內江市安嶽縣交界處藏著一塊“風動石”——跑馬灘風動石。這塊名不見經傳的風動石體重約600噸,底部與地麵接觸的部位不足1平方米,其奇、險、大竟然遠超蜚聲世界的、被載人《中國地理之最》的“天下第一奇石”——福建東山風動石。
這塊風動石底尖頂大,巍然“擱”在臥地突起的磐石上,外形極像烏龜,有頭有頸,還有龜裂片,顯得非常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