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98式步槍前傳
毛瑟71/84式步槍采用管狀彈倉是由於保羅·毛瑟設計盒式彈倉時出現麻煩不得已而為之。當德國軍事委員會設計出1888式“委員會步槍”後,保羅·毛瑟很不滿意德國軍隊擅自設計和采用88式步槍,加快對毛瑟步槍的改進,采用單排排列的盒式彈倉和發射無煙火藥步槍彈,此外還參照了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的設計,把原本固定在槍機前部的拉機柄改為固定在槍機後部,新設計的槍機比原設計的槍機更容易操作。就這樣保羅·毛瑟很快就推出了毛瑟1889式(賣給比利時)和毛瑟1891式(賣給阿根廷),但仍不算成功。
後來保羅·毛瑟在1892年設計了一個新的拉殼鉤,這種被稱為“受約束供彈”(controlled round feeding)的技術是毛瑟式槍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由於這個拉殼鉤不隨槍機一起旋轉,從而避免了從盒形彈倉中上雙彈的故障。新步槍被命名為92式,其中較短的卡賓槍型有400支賣給西班牙海軍。這幾種型號的毛瑟步槍都是按照訂單的要求,分別采用不同的口徑,例如有些是765×53毫米口徑,有些是65×55毫米口徑,還有一些是8×60毫米口徑,均為當時各國研製的無煙火藥步槍彈。
在92式步槍成功推出後,保羅·毛瑟的下一個改進是1893式步槍,該型號把單排彈倉改為雙排彈倉,使彈倉的高度得以縮短同樣可裝5發槍彈,而且打開槍機後可用橋彈一次裝滿5發彈,比原來一發一發地裝填要快捷得多。另外又采用了新的7×57毫米(275 Rigby)步槍彈,該彈與93式步槍一起被西班牙軍隊和一些拉美國家軍隊采用,因此這種口徑經常被稱為“7毫米毛瑟”(7mm Mauser)。
在古巴的聖胡安山(San Juan Hill,1898年美西戰爭)戰鬥期間,700名西班牙士兵承受了15,000名美軍士兵持續12小時的進攻行動,當時美軍使用30-40克拉格步槍(Krag-Jorgensen),西班牙士兵正是使用93式步槍7毫米毛瑟步槍。這次戰鬥的結果導致美國開始研製他們的毛瑟式步槍,由此誕生了春田M1903式步槍。
同時,由於7毫米毛瑟步槍在聖胡安山戰鬥中的表現舉世矚目,在德國政府的支持下,毛瑟步槍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也促使保羅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他的設計,先後推出了1894式、1895式和1896式步槍。土耳其購買了93式,巴西和瑞典則購買了65毫米口徑的94式。而95式和96式與93式非常相似,被賣到墨西哥、智利、烏拉圭、南非共和國(布爾人德蘭士瓦和奧倫治自由邦)、中國和伊朗王國。南非購買的96式在布爾戰爭期間與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對抗。